古代歐洲人打仗為何站成兩排對射?原因令人敬畏

我們在看歐美工業革命時期戰爭題材的影視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場景:雙方士兵在開戰後,會站成整齊的隊伍,進行你一波我一波的對射。拿著火槍進行回合制對射,歐洲人這是拿戰爭當遊戲玩嗎?其實這樣做是有其現實意義和文化淵源的。

古代歐洲人打仗為何站成兩排對射?原因令人敬畏

首先來看看1819世紀時歐洲軍隊的武器,主要就是槍口前面填充彈藥的滑膛槍和燧發槍。但是這種火器並不好用,不僅速度慢、精準度差、射程短,填充彈藥也特別慢,一般1分鐘能發射3發就不錯了。

恩格斯曾說過,武器決定戰爭的方式。當時的火器不能連續發射,且精準度很低,想單獨射殺敵軍是很困難的。而且火器的有效射程也很短,幾十米距離騎兵瞬間即至,士兵要是獨立射擊,一緊張可能彈藥沒裝好就被突破防線了。實踐證明,當時這種方陣統一作戰方式無論是面對步兵防守還是騎兵衝鋒都是最合適的。

古代歐洲人打仗為何站成兩排對射?原因令人敬畏

雖然最大程度上發揮了當時火器的作用,但不用說,結果肯定是死傷慘重,往往是兩敗俱傷。那麼這麼耿直的歐洲士兵真的不怕死嗎?

當然是怕死的,但這就是當時的戰爭規則,是當時歐洲文化思想的體現。歐洲人很享受征服感,他們認為只有最勇敢的人通過最直白的方式強勢擊敗對手才能獲得最大的征服感。

古代歐洲人打仗為何站成兩排對射?原因令人敬畏

他們不僅是選擇站著進行槍斃犯人一般的列隊射擊,甚至還有過讓對方先進行第一輪射擊的案例。當時一般是弱的一方先射擊,因為強的一方往往會顯示紳士風度:讓你一招。英法七年戰爭時期就出現過,雙方都要求對方先射擊,結果英國先動了手,法國直接陣亡500多人的奇葩事情。

即便是之前拿刀拿劍的冷兵器時代,歐洲人打仗也往往是耿直地向前衝鋒。除了騎士精神,與古代歐洲缺乏先進成熟的兵法、戰術也有很大關係。

古代歐洲人打仗為何站成兩排對射?原因令人敬畏

我國在原始社會的時候打仗也是這麼直接兇猛,但是春秋戰國以來,《孫子兵法》等兵法戰術的出現和豐富使得我國打仗往往更重計謀,追求的是用最小的代價贏取最大的勝利。

總的來看,歐洲這種硬碰硬的作戰方式雖然讓人敬畏,但也顯得有些愚蠢。畢竟戰爭是殘酷的,失敗的結果很可能是家破國亡。事實證明,像我國八路軍那樣可剛可柔,懂得適時調整的作戰方式才是最科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