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钱塘自古房华


01

2016年国庆假期我回杭州探亲。浙江老家的亲戚跟随城市化的步伐陆续移民到杭州,对我来说,杭州也算半个故乡。

杭州自古是网红城市,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繁华是肯定的,不过时尚博主柳永说的应该是房地产市场的繁华。因此和别人说杭州是故乡让我脸上有光,相亲时说自己是南宋临安人,也能获得更多的点赞。

虽然是故乡,不过在杭州没有自己的住处,需要住店。深知全国人民对西湖的过分偏爱,我早前就预定了在凤起路附近的连锁酒店,以免在故乡流落街头。

天色刚暗,就前往住处,却被告知原来的房型已经住满,只能将就一个光线暗淡且在楼道角落的小房。鲁迅说过,"渐近故乡时...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真的是鲁迅说的。

酒店服务员相当傲慢,说世界大会刚在杭州开,你现在出去西湖附近根本找不到住的地方。作为南宋人的后裔,半个本地人,我当时心态有点膨胀,来不及纠正她口中说的世界大会是G20峰会,就背着行李和故乡的朋友闰土一起寻找住处。

从凤起路沿着西湖往南一直探索,沿途的情景非常具有怪诞的杭州特色,好像西湖藕粉那样浓郁,粘稠,乏味。大批人群沿着西湖在找酒店住。在龙翔桥街边的连锁酒店门口,服务人员高喊 "全西湖边仅剩一间,700元,再不定没地方住了!"

这个价格是我之前预定酒店的两倍,而且房间面积比原来更小,条件更差。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真的是西湖附近甚至全杭州城内最后住店的机会了!走了好几家连锁店都确实没有房间。

这话多么熟悉!放到杭州房地产市场上完全适合,刚需再不上车就没有车了!和销售人员沟通1分钟,焦虑两个月。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陪我一起找酒店的朋友闰土当时也相当吃惊,但闰土难免也有点自豪感,毕竟全国人民能够把整个西湖边的酒店都住满,说明杭州未来发展相当可期,人气已经可以和北京上海匹敌。

闰土和我表示,国庆之前杭州房价涨的厉害,国庆之后,房价可能会回调,到时候就准备买房结婚。

2016年国庆之后的故事,大家共同的美好回忆就更清晰了,全国各主要城市陆续宣布极度严格的限购政策,然后房价开始暴涨。

02

如果说中国的房地产是一部史诗,那杭州就是这部史诗的中央舞台。北上广深的房价虽然也曾经有一定幅度的下跌,但总体而言是沉闷无趣的上涨,对观众而言缺乏悲喜交加的戏剧魅力。

杭州则完全不同,不仅有过山车式的房价波动,开全国之新风的摇号买房,还有轮番上演的打砸售楼处戏码。番外篇P2P暴雷更是让全民参与感爆棚。

从历史来看,2015年是过去几年内是杭州上车的最佳机会。但这只是马后炮的总结,现在我们也无法预料两年以后的杭州房价。


杭州楼市:钱塘自古房华


在经历2011-2015的凄风惨雨之后,杭州房价经历了2016、2017两年的爆发。


杭州楼市:钱塘自古房华


2017年,闰土和我有了类似经历,不过他不是找旅社,而是找婚房。在经历了"再不买就没房住"的焦虑之后,闰土在2017年的高位入手了一套自住房。

那时候大家的判断是杭州将迎来5-10年的长期繁荣,论据相当充分,包括2016年杭州举办了G20峰会成为了世界的中心,2022年即将举办亚运会,基础设施大建设,阿里巴巴主导中国互联网。杭州将超过广州跻身北上深杭一线城市的呼声此起彼伏。

鲁迅又说了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不过这偶像不是吴亦凡,而是闰土们心中期待的一个始终不变的趋势:房价要么一直涨,要么一直跌。

南宋的后人们和自己的祖先一样,还无法看清更替是常态。临安府取自"临时安顿"之意,曾经的首都市民依然将杭州作为"临时安顿"的异乡来炒作。

03

售楼部顶上战争。

2016年9月,G20在杭州召开,市民在售楼部为祖国庆祝生日。比西湖更火爆的景点是售楼部。

2017年10月,杭州成为一线城市的呼声达到最强音。部分媒体弹冠相庆,强行提升杭州的城市地位。将十九大纪念邮票作为标志,邮票上只有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杭州G20峰会主会场作为地表建筑,坐实杭州为一线城市。

2018年上半年,土地市场火爆成为导火索,加之前两年的舆论铺垫,楼市终于全面爆发。由于限价,二手房和一手房价格倒挂,部分楼盘买到就赚到几十万,杭州市政府不得不祭出摇号买房对市场进行限制。

摇号这种市场经济的天敌,让压抑了800年(南宋1279年覆灭) 的市民们火力全开,妇孺皆兵。

在买房这件事上,关乎南宋人的荣光,这一战决不能输。各大银行和售楼部的门口,场面波澜壮阔,各种民间故事可歌可泣。甚至媒体传出90岁老太太参与抢房。这种故事的荒诞程度已经可以载入野史,被后人瞻仰。


杭州楼市:钱塘自古房华


杭州!临安!钱塘!终于在楼市上全面超过南京、武汉、成都这些和自己身段接近的新一线城市,也超过广州这样早该出局的一线城市。

然而历史就是这么荒诞,南宋至少还坚持了150年,排队买房坚持还不到150天。

同样在售楼部,排队买房变成了打砸售楼部。当然此类事件并非是只有杭州一地,这一次合肥、江西等多地的友军表现都很抢眼,但杭州无疑是集大成者。


杭州楼市:钱塘自古房华

这支队伍继承了南宋遗部的战斗风格,曾经誓师北伐中原的决心并未磨灭,“坐断楼市战未休。天下房闹谁敌手?炒楼,买房当如孙仲谋。”

网上有人梳理历史上打砸售楼处事件,打响第一枪的战场据说就是杭州万科白鹭郡等几处楼盘,那时候还没有自媒体,未能一睹战斗风貌。

后来在2012,2014年杭州房价下行期间又屡次出现此类事件,战斗精神显然并非一时之勇。

各大媒体对这种房闹现象都进行了口诛笔伐,我对这种行为也嗤之以鼻,动手的人更要押送公安部门。作为半个杭州人我丢了脸面,现在只能用另外那一半非杭州人出门见人。

不过媒体的批判显得有些千篇一律,都在指责这些房闹的人只希望房价上涨,不允许房价下跌。但这里面反应真正的大问题是房地产商资金已经非常困难。

这些房闹事件主要是发生在一个楼盘前后临近两期开盘的价格跌幅过大。就房地产商本身来说,一定不希望降价,毕竟以目前的土地市场来看,利润空间本身已经非常有限。

降价的根本原因在于必须快速回笼资金。大的政策环境坚持房住不炒,接下去房地产商买地的动力会变小,加快回笼资金的动力会增加,这是市场资金慌的冰山一角。

04

杭州需要的是稳健的房市。

房价上涨时,韭菜会忘记下跌的过去,但下跌的时候,人更容易忘记上涨的历史。杭州依然是2022年亚运会的举办地,阿里巴巴也如火如荼的发展。房地产市场一定不会一泻千里。

但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自古富庶的钱塘,面对大规模的亚运会基础投入和大跃进式的地铁建设,是否有足够的短期财政力量。不少浙江朋友无不自信的说,杭州市政府对亚运会完全不差钱,再大的国际盛会都能轻松承办。

杭州楼市:钱塘自古房华

作为半个杭州人,我却觉有一些隐忧。浙江经济虽然自古藏富于民,但其底色依然是民营赚来的辛苦钱,要在5年内大举投入基建,依然需要依赖土地财政。大幅度的房价波动一定会打击房地产商和买房客的投资信心。

基础建设的财政支出绝不能小觑,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和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对两市财政都带来巨大压力。有一种说法是广州房价之所以较低,很大原因就是卖了很多土地来支持亚运会基建。事实表现上也是,在亚运会之后北京广州的房价都有相应下跌。

广州举办亚运会的时候,场馆和地铁的基础设施比现在的杭州要强,需要新增的投入要少一些。2010年广州的GDP是10748亿,杭州2017年的GDP才12556亿。

即便以每年8%的增速计算,到2021年结束,杭州GDP的规模也只有1.58万亿。加之基建和人工的成本的增速往往超过GDP,这届亚运会想要办的比广州更轻松,地方政府还需要费一些心思。

我回忆起那晚和朋友闰土在西湖边散步,走着走着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笑着和他告别,探亲的时间不长,我庆幸可以回到衰落但宁静的二线城市广州去,以免冲撞了一线城市市民进取的锐气。

又有两年没有见到闰土,在目睹了2016年的人气,2017年的暴涨,2018年上半年的摇号和下半年的打闹售楼部,我今年国庆问闰土对房价什么感受,他说 "其实市场上本没有刚需,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刚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