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妙趣橫生的翡翠故事,讓你流連忘返!

俗話說:“玉出雲南”。在雲南,有四大名玉,他們的來歷都是一段傳奇的故事。傳說中,他們撒泡尿,就衝出了一塊極品翡翠原石;他們騎馬的馬蹄都能蹬出一塊天價翡翠!

幾個妙趣橫生的翡翠故事,讓你流連忘返!

故事一:馬蹄蹬出的段家玉

民國年間,相傳綺羅鄉段家巷有個玉商段盛才,從玉石場買回一塊300多斤的大玉石毛料,其外表是白元砂,許多行家看後都直搖頭,沒有人肯出價。他洩了氣,便把這塊石料隨意丟在院子門口,來客在那兒拴馬,時間長了,被馬蹄蹬掉一塊皮,顯出晶瑩的小綠點,引起了段盛才的注意,於是拿去解磨,竟是水色出眾的上等翠玉,做成手鐲,十分漂亮,通透似玻璃又飄藍花,似綠色的魚草在清澈的水中飄蕩,幾乎人見人愛,其價值逐漸上升,價格隨藍花的多寡而波動。

幾個妙趣橫生的翡翠故事,讓你流連忘返!

段家在民國期間工做了400多對手鐲,最上等的一對被宋美齡收藏,其餘大多流落國外。段家玉石手鐲的主要特徵是蘭水飄花、亮水綠花,隨光線的強弱變化,看上去似在清澈的河裡,綠色的水草有魚有情有景。

幾個妙趣橫生的翡翠故事,讓你流連忘返!

故事二:老來得寶的正坤玉

正坤玉的得名相傳與蓮山縣的老華僑王正坤有關,正坤老人是當地一個開玉人。他辛苦了大半輩子,終於在1910年於老廠區挖得一件極大的翡翠原石(賭石),在勐拱當地被開成八大片,片片都是水色俱佳的綠玉,俗稱“鐵化水起綠絲”,可制圍屏,美中不足的是綠色不夠豔,做掛件和玉珠等貴重飾品略顯遜色,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做手鐲等其他飾品。

幾個妙趣橫生的翡翠故事,讓你流連忘返!

王正坤曾用一大片製作了手鐲,在緬甸已高價出售,其餘七片運到了上海。這就是民間所說的正坤玉。正坤玉為百年難得一見的珍品,滿綠夾豔絲紋,無雜質,無瑕疵,好像人工處理過一般美的叫人難以置信。

幾個妙趣橫生的翡翠故事,讓你流連忘返!

故事三:極品墨翠綺羅玉

清代嘉慶年間,綺羅人尹文達,其祖上從玉石廠帶回一塊玉,解開呈灰暗的黑色,只好扔在馬廄裡。後被馬踩崩一小片,尹拾起來看,照起來透明有翠綠,擺在檯面卻不好看。於是乎,尹用它來做成一盞宮燈,掛到綺羅水映寺,整個廟內都被映綠了,非常稀奇。尹本想將宮燈進貢給皇上,拿到昆明,巡撫看後說:“好是好,不過不成雙,不如雲南貨就留在雲南吧。”此後,這塊玉的碎料大多做成耳片,帶著能將耳根映綠。這就是價格昂貴、馳名遐邇的綺羅玉。

幾個妙趣橫生的翡翠故事,讓你流連忘返!

怎麼樣,這幾個翡翠小故事是不是讓你越來越喜歡翡翠首飾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