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界常說玉出雲南,究竟是何原因?

自古東方愛翡翠,愛戴藏玩嗜如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世上沒有哪個民族有著中國人那樣對翡翠的感情與痴愛,在古文明裡,有對石質類似的偏好惟有瑪雅人。我們中國人不但喜歡用翡翠玉石來命名,而且把最高尚的、最堅強的、最純潔、最美麗的東西,都用玉來形容。

翡翠界常說玉出雲南,究竟是何原因?

諸如:“君子比德於玉焉“、”亭亭玉立”、“玉成此事”...

翡翠界常說玉出雲南,究竟是何原因?

這種情結的產生,應與礦藏資源的分佈有關。早期人類在打造石器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以自然形態存在的純金和純銀。黃金有美麗的光澤,不變質,且具有良好的延伸性,易於加工,自然受到人們的寶愛。但在中國,早期的產金地是戰國時的楚國,它參與進華夏文明在較後時期,而對玉的珍愛情結從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了。

翡翠界常說玉出雲南,究竟是何原因?

翡翠一詞對於東方人來說並不陌生,是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達到玉級的石質多晶集合體,構成相對以硬玉為主。在珠寶中屬於玉類,因此也得名翡翠玉、翠玉。作為玉的一支,步入國人視野的翡翠姍姍來遲,大約清朝初期才傳入中原,然而翡翠其動人心魄的盎然綠意馬上贏得了國人的傾心,可真謂完美詮釋了“後來居上”一詞。

翡翠界常說玉出雲南,究竟是何原因?

翡翠界常說玉出雲南,究竟是何原因?

其實許多人不知道,翡翠還有有另一個稱謂:“緬甸玉”。

顧名思義,翡翠原產自緬甸,且臻品級翡翠玉只產自緬甸。有些行外人不懂,為什麼“翡翠”這個看起來極有中國風味道的詞語,卻出乎意料地是舶來品?


翡翠界常說玉出雲南,究竟是何原因?


說是“洋貨”,然而窮根溯源一點都不遠,翡翠的故鄉在緬甸克欽邦勐拱、密支那一帶,距我國雲南邊境只有150公里。沒錯,它離我們只有差不多一個北京到天津的距離。

然而你們更不知道的是緬甸翡翠,歷史上差點成為雲南翡翠!

翡翠界常說玉出雲南,究竟是何原因?


早前在北京奧運會的時候,我們中國所採取的獎牌設計就是用的金鑲玉的式樣。金鑲玉的樣式雖然沒有全金的那麼的奢侈,但它有一種低調的奢華感。古人常常說“黃金有價玉無價”,這一點更好的證明了玉石的價值。

翡翠界常說玉出雲南,究竟是何原因?

人們常說:玉出雲南。這種說法在清代時頗為流行,現代雲南仍然是重要的玉石集散地,有著“翡翠之鄉”的美譽。其實雲南並不產翡翠,不過依託靠近緬甸翡翠產地的優勢而成為玉石名省。話說回來,玉出雲南是怎麼來的呢?

翡翠界常說玉出雲南,究竟是何原因?

與雲南在關聯的玉石除了翡翠之外,還有云玉、雲石,有人考證,其雲玉和雲石指的就是翡翠,清代時雲南官員用緬甸的翡翠稱為“雲玉”或“雲石”而進貢給朝廷,“玉出雲南”或由此而來,但其實雲南是不產翡翠的。


翡翠界常說玉出雲南,究竟是何原因?


當然,也有人提出異議,認為以清朝的統治,官員不可能也不敢將緬甸的翡翠充當雲南的玉石進貢,更大的可能性是,雲南在當時確實有玉石出產。歷史上,我國雲南也緬甸的邊境其不是很分明的,清代時,現在緬甸的北部許多地區都是歸屬於雲南,包括一些產玉的礦區,因此不排除雲南當地官員從這些區域採得翡翠進貢朝廷,這樣的解釋也合情合理。

翡翠界常說玉出雲南,究竟是何原因?

翡翠界常說玉出雲南,究竟是何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