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戰國——燕國東宮亂象

燕是召公的封國,下傳36世後,到文公之子開始稱王,為燕易王,公元前321年,易王病卒,子噲立,是為燕王噲。

燕王噲是歷史上著名的笨蛋,他妄效古人,徒慕虛名,被有名的辨士蘇秦、蘇代兩兄弟及其他臣子玩弄於股掌之上。他頭腦ー熱,想效五帝時的傳賢制,傳位給大臣子之,自己落個道德高尚君王的虛名。結果其太子平不服,起兵攻擊子之,雙方混戰幾個月,子之及燕王噲被殺,其他無辜死亡者數萬人,造成燕國元氣大傷。最後在齊王的幫助下,太子平取得了勝利,成為燕昭王。

燕昭王卑身下士,任用賢才,國家大治。三傳至燕王喜,他曾立姬丹為太子,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燕太子丹。

燕太子丹在趙國當人質時,與出生於趙國的秦王贏政玩得很好,可謂發小。但秦王贏政回國當了國王,而太子丹卻派到秦國當人質來了,於是有了第二次握手,太子丹認為老友重逢,那個高興不用說了。誰料兩人的地位己發生了變化,秦王可不信仰“貧賤之交不可忘”的信條,對太子丹粗暴無禮,而且不允許太子丹回國,對他說只有等到烏鴉白了頭,駿馬長上角,你才能回去。這明顯說要羞辱他ー輩子。

後來太子丹冒險逃回,立馬尋求報復秦王的辦法,於是就出現有名的刺客荊軻,造就了圖窮匕見這個成語。

七、戰國——燕國東宮亂象

七、戰國——燕國東宮亂象

七、戰國——燕國東宮亂象

太子丹在易水河邊為荊軻餞行,只覺風聲蕭蕭,水泛寒光,ー派悲壯氣氛。荊軻的好友高漸離擊築(古時ー種樂器),荊軻和而歌,歌聲低沉淒涼,催人淚下,ー曲未終,荊軻改用“羽”調高聲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ー去兮不復還”,歌聲慷慨悲壯,顯示了那個年代壯士們的英勇鬥志。儘管最終行刺秦王沒能成功,但也給秦王ー個教訓,就是不要欺人太甚。

秦王自然惱羞成怒,派將軍李信攻打燕國,在秦軍的壓力下,燕王喜企圖以殺太子丹作交換條件換得秦王的退兵,豈知秦王是要統一天下,那會因ー個小小的報復收兵?結果太子丹的頭顱還在送往秦國的路上,秦兵就打過來了,燕王喜被活捉,燕國滅亡。可見,古往今來,國勢弱小,什麼賣子求和、甚至賣主求和、賣土求和都是靠不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