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数量 适当改建 多个委员提案将厕所建设纳入民生工程项目

近年来,黑龙江不断加大“厕所革命”建设力度,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从封闭管理到开放管理,受到广大群众和游客的普遍欢迎。如何解决“厕所革命”存在的问题成为了省政协委员们会上会下谈论的热点。


增加数量 适当改建 多个委员提案将厕所建设纳入民生工程项目

省政协委员刘蕊。记者 张博 摄


多渠道增加公厕总量并规范公厕开放时限

省政协委员刘蕊提出,应该多渠道增加公厕总量,扎实推进新增公厕建设开放,以临街机关单位一楼房屋改建为主,公园选址新建为辅的原则,持续增加公厕数量,在人流量大,公厕数量少的区域,重点利用临街机关单位一楼房屋改建公厕等。积极动员临街商家单位免费开放自有卫生间。全力推动开展“城市厕所开放联盟”活动,在临街企事业单位公厕的基础上,动员更多沿街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餐厅宾馆、服务窗口、商场超市、独立商户、加油站等临街商家和单位加入“城市厕所开放联盟”。

刘蕊建议规范全市公厕开放时限,在旅游景区、繁华区域、活动广场、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的62座公厕实行24小时开放的基础上,逐步扩大24小时开放范围,对没有实行24小时开放的公厕均应做到6:00至22:00对公众开放。


增加数量 适当改建 多个委员提案将厕所建设纳入民生工程项目

省政协委员姚伟明。记者 张博 摄


将厕所建设纳入民生工程项目

省政协委员姚伟明说,吃喝拉撒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而目前由于我们生活的城市厕所的服务能力不足,导致市民的基本民生需要得不到满足,随处便溺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于哈尔滨这样的北方重要旅游城市来讲,既不方便公众、游客的生活,也极大地降低了城市品位和形象。

“厕所建设应纳入民生工程项目之中通盘考虑,科学论证,加强规划和建设,视地方财力逐步解决。”姚伟明表示,应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单独或合作投资建设,通过适当补贴、合理收费、兼业经营等方式扶持其建设和运营;制作城市开放厕所分布电子图,便于公众查询使用。

 提高女性厕位比例 体现人文关怀

省政协委员刘蕊在调研中发现,尽管哈尔滨市公厕数量有明显增加,但仍存在规划设计不统一、数量不达标、布局不合理、新建公厕选址困难且推进缓慢等问题。刘蕊提出,加快推进历年未完成的公厕项目建设,将未完工公厕全部建设完工,并遵循“合理、适度、环保”原则,对环境较差、设施不完善的老旧公共厕所进行改建扩建。提高女性厕位比例,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不小于1.5:1,体现人文关怀。

此外,刘蕊认为可多角度探索管养模式,可探索实行“所长制”管理模式,根据“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内任命一名厕所“所长”,明确其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责任,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人。为避免公共厕所出现因资金短缺而无人管理或维护不到位等情况,可将此项资金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依据年度计划安排专项资金。同时,考虑建立厕所管理以奖代补政策,加大财政奖补力度,以实现全市公厕统一规范管理。

借鉴北京的做法,出台相关措施,以法规来规范公厕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使公厕的规建管走上法制化轨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