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制止孩子的“暴力遊戲”嗎?


該制止孩子的“暴力遊戲”嗎?

簡簡周 / 文

歡迎來到我的親子游戲工作坊。

前幾天有位媽媽告訴我,她無意中看到4歲的女兒在玩布偶時,會朝布偶揮拳頭,嘴裡還喊著:打你!打你!

她很擔心自己的女兒有暴力傾向。

因為在她的想象中,小女孩玩布偶,應該是會很溫柔地給它蓋被子、照顧它,或者是把它當作自己的好朋友。

我問她,那小朋友在生活中有沒有真的朝別人揮過拳頭?不管是對大人還是小朋友?

“那倒沒有。”她回答得很乾脆。

看來,這個小女孩年紀雖小,也懂得不能打人的道理,所以,她很有分寸地把自己的攻擊性,釋放到不會真正受傷的布偶身上了。

成年人看到這一幕,多少會有些不舒服,甚至感到擔憂,但這只是孩子對情緒的自我調適。

如果你不讓孩子在遊戲中釋放攻擊的衝動、練習自我約束和控制,那麼,他們就真的有可能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暴力——成為校園裡的“小霸王”,或是其他有攻擊性的行為。

就像很多孩子都愛玩的“槍戰”遊戲,背後也有很多有益於孩子的深意。

他累積的情緒可以從遊戲的出口宣洩,他的攻擊衝動也能在“模擬攻擊”的過程中得到釋放。

如果是一群孩子在玩,他們還能探索衝突、結盟、策略等各種複雜的情境。

在這類遊戲中,把手勢、捲紙等物品當作假象的武器,要比仿真玩具槍更好。

孩子口中發出“砰砰砰”假裝戰鬥的音效,甚至還有“死亡”場景,都能讓孩子感覺“過癮”。

別擔心,孩子不會混淆遊戲和現實,就像那個會打布偶的小女孩,也知道在真實的生活中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且良性的宣洩和釋放,對於增強她的這種自我控制力很有幫助。

還有個遊戲非常適合釋放孩子的情緒和攻擊性,但相比之下會比單純的“打打殺殺”緩和很多,還讓孩子開心到爆。

這就是我今天想要推薦的一個經典打鬧遊戲——枕頭大戰

如果你真的真的不喜歡孩子拿玩偶出氣,或是用假象的槍指著自己,那麼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來玩“枕頭大戰”。

這個遊戲別說孩子喜歡,就連很多大人也會玩到放飛自我。


該制止孩子的“暴力遊戲”嗎?

主題遊戲:枕頭大戰

上手指數:☆☆☆☆☆

適合年齡:4歲以上

道具:大而鬆軟的枕頭(最好沒有拉鍊)

可以兩人對打,也可以多人混戰。

遊戲很簡單,拿著枕頭參與“戰鬥”就行。

環境不要太侷促。如果家裡是乾淨的木地板或是地毯,可以隨意躺倒那種,你們會玩得更開一些,但不是也沒關係,鋪上墊子(泡沫地墊更好)就好。

如果是跟小一些的孩子玩,要是你被打中了,完全可以做出誇張倒地的樣子,他會很享受“打敗”你的那種力量感。

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會更喜歡設定遊戲目標,這樣更有挑戰性和趣味性,比如,打倒對方多少次算贏,等等。

當然,如果孩子還有更好的建議,那就聽他的吧。


Tips

① 如果孩子在遊戲中表現得“很暴力”,只要沒有傷害到他人、沒有傷害到自己,也不存在破壞物品的風險,那就不要阻止他。

② 看上去暴力的遊戲不等於暴力,大部分時候,這對孩子調節自己情緒、釋放內在攻擊性、學習自我約束和控制都是很有幫助的。

③ 不讓孩子在遊戲中釋放攻擊的衝動,他就真的有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釋放。

④ 玩枕頭大戰的時候,不要選太小或是太硬的枕頭或是墊子,大而鬆軟的枕頭打在身上不會疼,而且安全更可控。

如果你在和孩子游戲的過程中有什麼心得和發現,非常期待你能和我分享。


- 作 者 -

該制止孩子的“暴力遊戲”嗎?

簡簡周

壹父母聯合創始人

美國科恩博士親授遊戲力講師、兒童遊戲治療師

親子關係顧問、專欄作者

預約兒童遊戲成長課(北京)請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