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大數據和種地有啥關係?

對於熟悉互聯網的人來說,“大數據”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了。可對於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來講,大數據能幫上什麼忙?新聞裡總說,大數據能讓種地變輕鬆,成本變更少,這又是如何實現的呢?

大數據是一個數據分析工具,是利用新技術、新算法處理海量數據,並從中分析出有價值的信息。目前,大數據已經在農業、物流、電商、服務業等領域廣泛應用。

關注|大數據和種地有啥關係?


預測未來情況,幫助農民做出抉擇

大數據在農業中應用最普遍的領域之一就是精準農業。在精準農業中,控制中心實時收集並處理數據,來幫助農民在播種、施肥和收割作物等方面做出最明智的決策。遍佈田間的傳感器用於測量土壤和周圍空氣的溫度與溼度。

此外,衛星圖像和無人機會被用來拍攝田地的照片。隨著時間的推移,圖像會顯示作物成熟度,加上對未來48小時的精準天氣預測模型,就可以建立模型並進行模擬,從而預測未來的情況,並幫助農民做出決策。

幾年前,我國部分行業巨頭紛紛開始試水農業大數據,聯想佳沃集團打造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全方位的現代農業服務生態圈,在2015年成功實現扭虧為盈;新希望實施戰略轉型,打造開放式養殖雲服務平臺;江淮動力收購上農信更名智慧農業後,股價表現不俗......各種宏觀的農業大數據平臺也層出不窮。


關注|大數據和種地有啥關係?

農業機械化+大數據,從種到收全掌握

大數據服務還很適合我國農業機械化推行較好的地區,例如新疆、東北、山東等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地區,農業大數據服務已取得一定進展。在新疆兵團衛星導航技術、小型植保無人機、變量施肥技術、自動駕駛技術等都已逐漸投入使用,通過大數據育種、進行土壤營養分析、養殖環境分析、農產品市場分析、農業風險預測、可視化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使農產品種植更輕鬆,銷售更便捷,個性更鮮明。

作為農業大國,發展大數據不僅能夠提高我國農業生產精準化、智能化水平,最後的紅利也會惠及普通的農民群眾,而為農業提供大數據,本身也是一個商機。去年記者在山東採訪時,曾有不少棉花貿易企業希望擁有大數據平臺,掌握行情,減少損失。

但是,我國的大數據技術與國外的先進技術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不僅需要更大力的投入,更需要有熱愛農業的人們把目光聚焦到農業生產當中,用技術助力廣大農民豐收增收,這同樣是一種耕耘。


關注|大數據和種地有啥關係?


無論您有沒有準備好,願不願意投入大數據的浪潮,我國農業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互聯網+農業是實現脫貧致富的必然趨勢,農九州服務三農、助力三農、引領三農,為您的農業事業帶去質的變化。

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我們~農九州竭誠為您提供優質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