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王倫當真是個小人?錯,其實他是一個大好人

名 著 解 讀:第183期

文 章 主 題:大好人王倫

涉 及 人 物:王倫、林沖、晁蓋等

配 圖 選 自:新版《水滸傳》

《水滸傳》王倫當真是個小人?錯,其實他是一個大好人

王倫,江湖人稱“白衣秀士”,他是梁山第一任寨主,既有綽號,又上過樑山,也就是說,他也算“梁山好漢”。

王倫因排擠、打壓林沖,反被林沖火併,不僅丟了性命,還落得個嫉賢妒能、小肚雞腸的臭名,按林沖的話來說,“你是一個村野窮儒,虧了杜遷得到這裡。柴大官人這等資助你,賜給盤纏,與你相交,舉薦我來,尚且許多推卻。今日眾豪傑特來相聚, 又要發付他下山去。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這嫉賢妒能的賊,不殺了,要你何用!你也無大量大才,做不得山寨之主!”

《水滸傳》王倫當真是個小人?錯,其實他是一個大好人

林沖眼中的王倫,就是這樣一個人,其一,村野窮儒;其二,嫉賢妒能;其三,無大量之才;其四,做不得山寨之主。

在幾乎所有人看來,王倫的的確確是這樣一個人。看《水滸傳》的人,往往會傾向於梁山好漢的立場,因此,在火併王倫的事件中,大家的立場自然就在林沖這邊。林沖是“好人”,而王倫是“壞人”,那麼,林沖對王倫的評價,絕大多數人一定是認同的,他王倫不就是一個嫉賢妒能,又無大量之才的村野窮儒嗎?

《水滸傳》王倫當真是個小人?錯,其實他是一個大好人

然而,如果我們站在一個比較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待王倫,我們就會發現,王倫並非我們想象中那麼不堪,相反,他其實是一個大好人,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第一,王倫具有卓越的領導才能。為什麼在小說中,一提到落草,幾乎所有人都會去梁山,很簡單,因為梁山名氣大、有影響力。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被官府通緝,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投奔梁山,而不是去隔壁的二龍山或桃花山。從這裡就能看出,梁山的名氣、影響力,絕非一般的小山頭所能相提並論的。梁山能有如此作為,當然跟寨主王倫有關。試想,王倫手下的頭領,不過杜遷、宋萬、朱貴三人而已。這三人無一人是真正的能人,他們顯然沒有能力去建設梁山,而有能力的,只可能是王倫。

《水滸傳》王倫當真是個小人?錯,其實他是一個大好人

第二,王倫一心為梁山的安危著想。正如林沖所說,王倫是一個嫉賢妒能、無大量之才的村野窮儒,其實這些都只是表象,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如此才能看清王倫的真實面目。試想,無論是林沖,還是晁蓋等人,他們都犯下了滔天大罪,都是朝廷通緝的重犯,朝廷怎麼可能放過他們呢?若把這些個重犯留在梁山,只會給梁山帶來無妄之災。一個小小的梁山,豈能抵擋朝廷的大軍?何況,那個時候的梁山才七百嘍囉,完全不具備跟朝廷對抗的實力。王倫作為梁山的領導人,顯然考慮到了這層利害關係,並非王倫不願接納他們,而是不敢接納他們。因此,為了整個梁山的安危,王倫只得金銀相贈,打發他們下山。可惜啊,一心為梁山著想的王倫,到頭來卻成了一個嫉賢妒能、小肚雞腸的小人,不免有些冤枉。

《水滸傳》王倫當真是個小人?錯,其實他是一個大好人

第三,王倫具有敏銳的政治眼光。我們都知道,王倫雖是梁山之主,但實則他是柴進發展的下限。柴進出錢籌建了梁山,梁山的幕後老闆當然是柴進。王倫大可以藉助柴進的人力、物力、財力,把梁山打造成一個更加龐大的江湖組織。但他並沒有,那時的梁山,只有頭領四人,嘍囉七百,比之二龍山、桃花山等小山寨,或許算小有規模,但區區幾百人,也成不了什麼氣候。王倫深知這樣一個道理:梁山做小,會被周邊的山寨欺負;梁山做大,又會被朝廷鎮壓。所以,最好的處境就是,既不被其他山寨騷擾,又不會引起朝廷的注意,這就是王倫敏銳的政治眼光所看到的現實問題。只要有酒喝,有肉吃,有銀子花,有一幫小弟跟隨,對於王倫來說,就已經很知足了。

《水滸傳》王倫當真是個小人?錯,其實他是一個大好人

四,王倫不害人性命。王倫雖排擠林沖、晁蓋等人,但他的做法卻很厚道,又是盛宴款待,又是金銀相贈,不曾虧待他們。若王倫要結果林沖、晁蓋他們的性命,並非什麼難事。縱使他們武藝高強,但終究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或者只是幾杯毒酒的事兒。可王倫並沒有採取任何下三濫的伎倆去坑害林沖、晁蓋他們。相反,倒是晁蓋、吳用等人費盡心機、想方設法地要除掉王倫,奪了梁山。從這點來說,王倫比晁蓋、吳用等人可光明正大多了。

《水滸傳》王倫當真是個小人?錯,其實他是一個大好人

因此,如果我們站在一個比較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待某些問題,我們就會發現,王倫並非林沖說的那麼不堪,實則他身上也有不少閃光點。甚至可以這樣說,王倫比不知多少梁山好漢都更像“梁山好漢”。只可惜,王倫這位“梁山好漢”,並沒有得到我們公正的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