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很多人宁死也不愿看中医?原因是……

这是由中医和西医的不同特征所导致的。


解密:很多人宁死也不愿看中医?原因是……

西医是一种分解的医学,是从区块到整体。

比如说针对某种特定的疾病,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总结海量的病历,从疾病的诱因,病程,预后,进行疾病的阐述。针对个人来说,是把人体的不同指标,列出正常值和异常值。

所以西医的治疗,是针对体检或者检验中发现的异常值而来的。


解密:很多人宁死也不愿看中医?原因是……

以我们心内科的冠心病为例,心内科的医生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变化,心脏超声变化,或者冠脉造影情况,明确导致心绞痛的血管具体是哪一个分支,导致的心肌缺血面积有多大,有没有可能导致致死性心肌梗死。来决定是内科保守治疗,还是放入支架或者血管搭桥进行再血管化治疗。

在这其中的每一个决定,都有相关的数据支持,换句话说,一个冠心病的患者,选择哪种治疗方式,并不是由医生决定的,而是由既往有类似特征点的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而导致的结果而决定的。

比如从几率上来说,80%的前降支狭窄,有80%的几率,可能在一年内出现心肌梗死,安放支架,可以把这个几率降低到百分之十几,注意这里不是降低到零。在支架术后,通过服用阿司匹林以及他汀类药物,可以继续降低这个几率到百分之几。

这就是西医的逻辑。一切从数据出发,了解发生率并对抗发生率。

所有的方案都是明确的,因为有什么样的疾病,所以我用什么样的药,能说的清楚。


解密:很多人宁死也不愿看中医?原因是……

中医是一种整体的医学,以辩证判断为主。

中医唯一缺的就是,大规模的病例累积,验方效果评估。

比如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中医病案中,应用某种汤剂,需要增减。这些中医验方是有效的,但是针对个人的增减,却是极其考量医生的技术。而正是因为这些增减,对于疗效的说明,就很难量化,不能给患者以直观的概念。


中医、西医都是医学,都需要借助药物对人体进行调整。西医的最大优势,是对患者的亲和性,中医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这就是我理解的为什么很多人愿意死在西医的病床上,也不愿意去看中医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