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圓的工傷夢——一群人的四十年工傷維權路

七月盛夏,經過三個小時的路程,跨越一千餘里,再一次踏上徐州的土地,韓世春律師不由感嘆了一句“物是人非”。畢竟,他第一次接觸到這次案件的當事人——三十餘名老工傷職工是幾年前的事情,而這些老工人爭取合理待遇的努力,已經堅持了幾十年。

光榮上崗,帶傷返鄉

丁可權、杲紹聰等三十餘名老人原系徐州煤電公司下屬煤礦的一線採煤工人。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他們被選拔到煤礦工作。按照當時的政策,他們屬於農民輪換工,在工作期間糧油關係帶到煤礦,屬於吃商品糧的人,這在當時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按照那時的工資水平,井下一線採煤工人的平均工資水平是每月40元人民幣,多勞多得,井上的工資是每月36元。在工作的過程中,由於條件簡陋,生產事故時有發生,這些人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傷害,有人的肚皮被戳破,有人的腰椎被砸斷,還有人患上了終生無法治癒的塵肺病。

1978年2月,對於這些人來說是個黑色二月,這個月他們被輪換回家,這意味著他們將失去工人身份,重新做回農民。

對於已經逐漸適應了工人的身份他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精神打擊。在那個年代裡,當了工人就是鐵飯碗,同鄉的農民對他們十分羨慕。而今曾經風光無限的人突然間被礦上送了回來,在周圍的人看來,肯定是這些人在礦上犯了錯誤。這不但給這些礦工,也給他們的家人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曾有礦工的妻子多次提出離婚。

二十年不變的工傷待遇

與精神打擊相伴的,還有身體上的傷害。被輪換回家的工傷工人們,由於部分或全部喪失了勞動力,不能掙工分,沒有口糧田,生活非常窘迫。1980年前後,在生存面臨威脅的情況下,這些工人自發集合起來,找到煤礦和有關部門,要求解決生活問題。

在經歷多年的努力後,1987年,在煤礦和有關部門的安排下,這些工人陸續進行了身體檢查,並開始享受待遇,按照在煤礦工作時的工資標準,核定了工傷待遇,每月享受的傷殘撫卹金從十二元到二十多元不等。

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十多元可以基本維持生存。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飛速發展,物價水平也像坐上了高速列車隨之上漲,原來夠一個月生活的費用,現在已經不夠吃一頓飯。

社會的巨大變化,使得這些工人的生存又一次面臨著威脅,他們曾多次找過煤礦和有關部門,要求提高傷殘撫卹金補貼標準,可是一直沒有答覆。由於缺乏醫療費,有些老人體內依舊帶著受傷治療時植入的鋼板、鋼釘,有些人因為無法忍受傷痛折磨,選擇了自殺。他們被當成了累贅和包袱,人見人丟,當初上千人的輪換工隊伍,如今只剩下了三十幾個人,都已經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最大的已經有七十多歲。

幾千元的一次性賠償

2008年對於老人們來說,又是噩夢般的一年,就在這一年的年初,徐州市政府針對他們屢次上訪反映情況的事情,出臺了一個會議紀要,確定了對於他們的問題進行一次性解決的方案,一次性解決的標準是每人幾千元不等。

在方案確定後,徐州市政府將此作為任務指標分派到地方,形成了一個由市、縣、鄉、村、組五級組成的工作梯隊,對他們採取軟磨硬泡的方式迫使他們簽署一次性解決協議,有些人抗不過壓力被迫簽了字,還有一些人抱著抗爭到底的決心,一直沒有同意該方案。從2008年開始,煤礦停發了這些不同意簽字的人的待遇,一直到今天,這些老人連每月十幾元錢的傷殘撫卹金也失去了。


難圓的工傷夢——一群人的四十年工傷維權路


律師援手,生死接力

2010年底開始,老人們在認識到信訪渠道無法解決問題的情況下,決定採取法律途徑,對煤礦提起訴訟,要求落實待遇。北京義聯勞動法援助與研究中心經過慎重考慮,接受了他們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2011年1月,國務院提出瞭解決老工傷問題的政策,義聯決定立刻啟動案件法律程序。

2011年3月11日,義聯法律援助部韓世春、曾廣譽律師搭乘火車前往徐州市,正式開展案件處理工作,核對信息、梳理材料、準備立案。


難圓的工傷夢——一群人的四十年工傷維權路


2011年4月,徐州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案件不屬於受理範圍為由,作出了不予受理的決定。隨後,義聯律師持不予受理通知書和民事起訴狀等立案材料前往涉案人員最多的銅山縣人民法院立案,立案庭法官收取了立案材料,稱將報院領導研究後處理,但拒絕出具任何書面材料。

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接到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然而,銅山縣法院這一“研究”,就是四年有餘。一次次的溝通、追問,接待人員一直以爭議事項屬於政府行為為由,口頭告知向政府部門請求解決,對於出具不予立案的書面決定的要求也一概拒絕。

風霜催人,幾年裡,有人被生活所迫妥協了,有人在傷痛折磨中過世了。一直帶領大家維權的老工人丁可權師傅,在過度操勞中癌症復發,帶著遺憾離去了。這位倔強的老人,在彌留之際還叮囑工友杲紹聰師傅,無論如何也要堅持下去,為大家討回公道。

2015年,法院的通知終於跚跚而來,可以立案了。接到消息的律師立刻行動起來,7月14日,韓世春、劉偉兩位律師坐上了從北京到徐州的火車。

鐵軌綿延,通向遠方,漫漫的維權長路似乎又有了一點希望,只願這一點希望早日成真,告慰已步履蹣跚的老人們,和他們已長眠於九泉之下的工友。


難圓的工傷夢——一群人的四十年工傷維權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