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帶你來認識——常見介殼蟲

據瞭解,介殼蟲大多數種類蟲體上有蠟質分泌物,形如介殼,介殼蟲也因此而得名。一年發生數代,多數種類常群集於枝、葉、果等地上部分吸取植物汁液為生,輕者樹勢衰退,危害嚴重時,造成黃化落葉,枯枝死樹。因其蟲體小,繁殖係數大,種類多,寄主植物更多、外殼被有蠟質層,一般藥劑對蚧蟲作用不大,反而殺傷大量天敵,效果不理想。

蚧蟲為害後,可以出現各種被害狀,現簡要列舉如下:

1、由於蚧蟲的吸汁危害,會使枝葉變小、發黃,局部枝葉枯黃,葉片早落,生長髮育不正常。

2、由於蚧蟲的長期固著吸汁為害,使葉片內的葉綠素、葉黃素和胡蘿蔔素的分佈不均勻,所以往往會在葉片上出現黃色或紅色的斑快,這是蚧蟲為害的明顯徵狀。

3、蚧蟲在吸汁為害的同時,能排出無色透明的排洩物,會誘發煙煤病,所以,當蚧蟲盛發時,常會看到被害植株的枝葉上出現煤汙層,直接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時損害園林植物的觀賞價值。

4、某些蚧蟲的為害,能傳播某些病菌或毒素,從而嚴重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育,直至枯死。例如松幹蚧的為害馬尾松樹幹,可以破壞松樹的輸導組織,影響其輸導功能,所以被害植株開始出現松脂明顯減少,下層枝條逐漸枯黃,上層枝條出現垂枝現象,最後則整株枯死。

介殼蟲是一類營寄生生活的小型昆蟲,在植株上不大活動或完全固著在植株上。介殼蟲的擴散和傳播主要靠外力,常見的傳播方式有自然傳播和人為傳播2類。從園林中常見為害的主要蚧蟲,我們大致可分為下面幾類:

蠟蚧類:該類蚧蟲的蟲體外都包有厚厚的蠟質層,用以保護蟲體,不同的種類,所包的蠟質的顏色、密度不同,如紅蠟蚧所包的蠟質為紅色;龜蠟蚧、角蠟蚧、白蠟蚧所包的蠟質均為白色,其中角蠟蚧的蠟層鬆軟,而龜蠟蚧和白蠟蚧的蠟層堅實。又龜蠟蚧是單個蟲體包蠟,而白蠟蚧則是多蟲體整個枝條包蠟。

盾蚧類:這是為害園林植物最多的一類蚧蟲,其蟲體外都能形成不同形狀的薄盾殼,該殼可以與蟲體分開,好像是一面盾牌,所以叫盾蚧,如形為圓形的叫圓盾蚧;形似箭頭形的叫矢尖盾蚧:形似牡蠣殼形的叫牡蠣盾蚧等等。又按顏色分,盾殼為白色的叫白盾蚧;盾殼為紅色的圓盾蚧叫紅圓盾蚧等等。比較常見的盾蚧有梨圓蚧、矢尖蚧、桑白蚧、榆蠣盾蚧、糠片蚧等。

粉蚧類:這類蚧蟲身體外面常分泌有一層白色蠟粉,因此當蟲口密度大時,常可見在被害植株的枝葉上會有散落的蠟粉。這類蚧蟲和其他蚧蟲不同的是,其他蚧蟲除初孵化階段能爬行,固定吸汁為害後,就不再爬動;而粉蚧類則一生都能爬行活動。如:康氏粉蚧、柿粉蚧等。

綿蚧類:這類蚧蟲的雌成蟲發育成熟後,能在腹部後端分泌白色蠟質層或蠟質囊,其中產有大量的蟲卵。不同的種類,其卵囊的形狀不同,如吹綿蚧的卵囊呈平列條狀;角綿蚧的卵囊呈平直筒形;紐綿蚧的卵囊呈長條環形,所以有人稱它為環蚧。

堅蚧類:該類蚧蟲的蟲體表面硬化成殼狀,用以保護身體,常見的如櫟紅蚧、朝鮮球堅蚧、可可堅蚧等。

防治方法

1、植物檢疫。介殼蟲常固著寄生,蟲體微小,主要靠寄主枝條、接穗、果品甚至樹幹攜帶而遠距離傳播。因此,對苗木、接穗和果品的採購、調運過程和保護區都應實施檢疫,以防傳播蔓延。

2、加強管理,及時中耕鬆土、施肥和灌水,增強樹勢,提高植物抗蟲能力。結合整形修剪,把帶蟲的枝條集中燒燬,可大大減少蟲口數量。

3、生物防治。保護利用自然天敵,如瓢蟲、寄生蜂、寄生菌等。

4、春季發芽前,噴3至5度波美度石硫合劑或3-5%柴油乳劑,可消滅越冬代若蟲。

5、藥殺介殼蟲的最佳時期為盛孵期(各地氣候條件不一,要注意觀察,找到盛孵期),此時介殼蟲尚未增厚,藥劑容易滲透,可選用的一般藥劑有毒死蜱、捕殺淨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小編帶你來認識——常見介殼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