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论语》142:现实世界有君子吗?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评述】

质,有思想,有良知的意思。野,野人,粗鄙的意思。文,文采。史,掌管文书的。彬彬,都很行的意思。

何谓君子?

品德好,又有才能。

王阳明说:“致良知”才是儒家的道。可见,所谓的君子就是能“致良知”的人。

读懂《论语》142:现实世界有君子吗?

至于品德好、没有才能的人和有才能、没品德的人都不是君子。因为:

品德好,没有才能,再多的想法,良知就是无法实现。

有才能,没有良知,再好的才能,良知也照样无法实现

这就好比一篇好文章,必须要有正确中心思想和华丽的文采构成。二者缺任何一块都不是好文章。再比如冬天给父母给父母喝冰水,能是孝顺?可见孝顺,是还是需要正确的做法的。否则孝顺也是假的。

所以,做人做事要有成,就必须要有正确的目的(良知)和正确的行动(符合良知的行动)。这就是儒家所说的“知行合一”。

读懂《论语》142:现实世界有君子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