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貴州有實招!

【編者按】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為激發省直機關創新活力和創新潛能,以創新推動貴州高質量發展,2018年11月28日,貴州省直機關啟動創新項目評選工作,共有123個創新項目申報評選,經過層層篩選,最終99個項目脫穎而出。

各單位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創新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聚焦“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緊扣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在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管理中,積極探索、打破常規、勇於實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交出了精彩的答卷。

中國黨刊網/領導者客戶端從即日起,推出“改革創新”專欄,將陸續刊發優秀創新項目的具體做法,我們希望,這些單位和部門在創新發展方面的實踐和探索,能為各地解決類似問題提供參考借鑑,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落實。

2015年以來,國務院相繼出臺系列文件,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雙創”已成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途徑。貴州科技基礎薄弱、創新資源分散,創新發展內生動力不足,亟待通過創新創業,激發產業活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與產業結構升級。近年來,貴州省科技廳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著力構建以科技型企業為主體,以孵化載體和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為兩翼的“一體雙翼”科技服務業生態體系,圍繞產業佈局創新創業服務載體,聚集要素資源,全力提升創新創業服務能力,壯大民營經濟主體,增強產業發展動力,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如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贵州有实招!

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創新管理手段,統籌調度增活力。一是建立科技服務業統計報表制度。在精準分析全省科技服務業現狀的基礎上,制定了科技服務業統計監測指標,經省統計局批覆,成為法定數據採集項,現正對全省6733家科技服務業單位開展統計監測。科技服務業統計報表能夠全面、準確、及時的反映我省科技服務業的變動特徵和發展態勢,為各級政府管理決策提供依據。二是建成全國首創“貴州省創新創業地圖”。貴州創新創業資源分散、融通發展不充分,為此,我們率先整合全省雙創資源,讓數據“說話”,打造開放流動的雙創在線生態系統,使創業者和孵化載體實現雙向選擇,通過先進的可視化技術,全面直觀呈現區域資源佈局、產業發展趨勢等情況,實現創新要素高效合理分配,科學引導相關產業發展。該做法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三是編制《高科技產業招商引資目錄指引》。我省高科技產業基礎薄弱,龍頭企業少,亟待新引進一批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培育新經濟增長極,結合“千企引進”工程,制定了《高科技產業招商引資目錄指引》,突出產業招商,分產業繪製產業鏈招商圖,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廣泛開展“尋苗行動”。《目錄指引》已發放至各級政府部門,為精準招商開闢了新渠道新路徑。

創新服務方法,“雙線”服務強實力。一是打造線上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立科技“淘寶”綜合服務系統,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務,現已入駐知識產權、科技金融、法律諮詢等服務機構484家,累計開展相關服務2萬餘次;線上技術合同成交額從2012年37.7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96.56億元,吸納技術成交額全國排名從第26位上升到第21位,2018年1-8月線上技術合同成交總額達101.23億元,同比增長95.0%。二是開展線下“千企面對面”服務活動。深化“放管服”改革,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傾聽企業心聲,瞭解企業發展困難,當好企業“店小二”,服務企業“零距離”,走訪全省9個市(州)1464家科技型企業,為企業送政策、解難題、強信心,增強企業獲得感。三是實施普惠性資助政策。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探索科技資金資助新模式,將直接資助方式轉變為面向具有研發活動企業的普惠性後補助支持,變“小眾創新”為“萬眾創新”;完善以創新績效為指標的再支持方式,對培育期滿後發展潛力大、成長性較好的梯隊企業進行再支持。

加速培育新動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要素聚集取得新突破。一是高質量創新創業集聚區湧現。以各級高新區為依託,聚集各類服務要素,打造高質量創新創業集聚區。貴州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效用值達22.19%,居全國第18位;貴陽國家高新區排位從56位提升至41位,貴陽城市創孵指數在全國337個城市中排名第26位。安順國家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效顯著,遵義高新區即將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超前謀劃貴遵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申建。二是創新創業價值鏈深度融合。國家備案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和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同比增長73%和50%。在大數據領域佈局建設10家孵化載體,助力我省大數據產業生態形成。依託貴陽聯合智造眾創空間舉辦了首屆無人駕駛全球挑戰賽,聚集全球100多名行業精英共同解決技術痛點和難點,成立無人駕駛實訓基地,無人駕駛產業生態初現端倪;在大扶貧領域佈局建設縣域孵化載體50家,服務於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獨山軸承製造產業孵化器”引導在外務工的產業工人返鄉創業就業,已入駐軸承及相關領域生產企業50餘家,帶動就業1000 餘人,成為佔全國碳鋼軸承65%市場份額的產業聚集地;在大生態領域佈局建設文化科技融合特色產業基地,推動形成“文化+科技+產業”新模式。依託龍頭企業建設“少數民族特色文化創意科技企業孵化器”,入駐企業實現年產值8000萬元以上,累計帶動就業600人以上,建立了一批行業標準,助推綠色經濟發展。

科技型企業培育取得新成績。一是創新投入快速增長。民營企業已成為科技型企業的中堅力量(佔比達90%),2017年,科技型企業成長梯隊研發投入強度達4.56%,為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的7.48倍,其中33家領軍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從2015年4.82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8.89億元,年增長率達35.69%;梯隊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為5.92億元,摺合減免企業所得稅1.48億元。全省R&D投入強度0.71%,為歷年最高水平,增幅排名全國第二。二是發展能力顯著增強。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從2014年2209.62億元提升至2018年上半年的2048.86億元,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速度,高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017年梯隊企業累計實現產值535億元,佔當年全省工業增加值的4.19%(梯隊企業數量佔全省企業數量比為0.17%),2018年預計實現產值618.58億元。

招商引智取得新成效。一是新業態企業呈現高成長潛力。建立“瞪羚/獨角獸”培育企業個案服務機制,著力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業態“領頭羊”。國內首家雲鏈服務提供商白山雲科技有限公司獲8.5億元融資,成為雲後市場“獨角獸”;易鯨捷公司的國產數據庫開源項目被Apache軟件基金會宣佈為頂級項目;高登世德公司的海量資產數據處理能力和市場佔有率排名全國第一,成為全球一流的金融IT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科技部發布的瞪羚企業發展報告中,我省有34家企業上榜。二是招商引智取得重大突破。將招商引資與技術引進相結合,引進深圳德富萊公司為省內企業提供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引進國際知名企業“三一集團”落戶貴州,開展裝配式建築、工藝、物流及施工等技術體系研發,推動建築業4.0產業革命;引進中國礦大何滿潮院士建立院士工作站,推動無人礦井技術攻關和產業化,引領促進基礎能源產業革命,支撐形成10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