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師李生鵬:三尺講臺 一生情懷

老教师李生鹏:三尺讲台 一生情怀

初冬時節,吃過晚飯,院子裡的光線早早暗了下來。李生鵬和往常一樣,開始給上小學的孫女輔導功課。“現在老師都是將作業佈置到手機上,孩子回到家由家長輔導著做,比以前的孩子幸福多了。”如今在環縣二中從事後勤工作的李生鵬,回憶起以前在農村小學任教的時光,頓時心生感觸。

老教师李生鹏:三尺讲台 一生情怀

李生鵬在辦公室裡查看資料 黃飛 攝

1980年參加工作的李生鵬,當時只有18歲,他以民辦教師的身份在環縣曲子鎮李旗小學教書。至今,相冊裡還保存著當年他在李旗小學教書時和同事及學生們拍的照片。

“當時條件差,教室都是窯洞,老師和學生們穿的衣服也沒有現在這樣好。”李生鵬告訴記者,1980年的時候,教學條件簡陋,李旗小學只有3個教室,還都是窯洞。因為沒有通電,只能點著煤油燈上課。窯洞最裡面的牆壁上面鑿出一塊,做成黑板,往外擺著幾排桌椅,學生們背對著窯洞門坐著上課。

“冬天天氣冷,學生們凍得沒辦法,也想出了一些‘怪點子’。”李生鵬告訴記者,學生們為了取暖,在小鐵罐裡點著柴火,放在腳下面。“雖然稍微暖和一點,但是教室裡卻煙霧繚繞,沒辦法只能打開窗戶……”李生鵬笑著說。

不僅僅是教室簡陋,教學資料的短缺更讓李生鵬感到遺憾。“那時候所有的教學資料就是課本和詞典,沒有別的教輔資料。”李生鵬說,為了能夠讓學生們更方便地學到更多漢字,他自己花了兩塊四毛錢買了一本“四角號碼”詞典。同時因為教學工具短缺,他還自己動手製作了簡易的圓規……

教學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卻很高。“那時候的學生肯吃苦,熱愛學習,也很自覺。”用李生鵬自己的話來概括就是“老師苦教,學生苦學”。李生鵬回憶,當時在冬天天還沒亮的時候,很多學生就拿著小煤油燈在校園裡背書,幾名老師則擠在一個窯洞裡,點著煤油燈批改作業。

隨著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如今的教學條件和教學方式都“現代化”了。李生鵬告訴記者,以前人們生活條件差,很多人家裡貧窮,無法負擔起孩子的學費,很多學生因為交不起一塊五毛錢的學費而輟學。如今隨著國家義務教育的普及,一到九年級學生上學學費全部免除,農村學生上不起學的現象也很少見了。“現在學生上課都很少用黑板了,而是用電子白板,教學條件真的越來越好了。”李生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