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个生命都被看到光华 ——《至爱梵高》观后感

影片中,梵高发送给自己弟弟的一封信,被邮政局长的儿子投递,在投递的过程中,他寻索到梵高生前最后一段经历。

整步片子由125位画家临摹的梵高的65000幅画作组成,很多画作是黄色和蓝色的底调,极端热烈和冷峻的两极,在画中是绝美,在现实中却让沉浸其间的作者精神崩解。

愿每个生命都被看到光华 ——《至爱梵高》观后感

梵高在信中写道:虽然我不被承认不被喜欢,但我心有瑰宝,璀璨光华!他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感受到艺术的美好,在创作的高峰,他分明是被上苍眷顾的宠儿。

愿每个生命都被看到光华 ——《至爱梵高》观后感

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心有瑰宝,只是有些刚好应和了外界的光线和角度,可以折射出璀璨光芒,而有些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角度、光线….于是泯然在人群中,无踪可循。梵高是不被当世发现的旷世奇宝,在岁月的流转中以其光芒,照亮了世界。真的瑰宝,其实是可以超越时代和国界、风华永驻的,只是需要特定的角度和光线,而那些角度和光线,可能需要多年之后才会出现。因为太肯定自己的才华,珍惜它的光芒和锋芒,梵高难以湮没天分去随和当世的角度和光线,他只肯等待属于自己的荣光,哪怕今生无缘,也不肯妥协。而他去世之后声名日盛,画作被拍卖到上亿,至今至少有9件超过3500万美元的天价作品。所有相关的人,都因为见证了他的生活而被关注。

愿每个生命都被看到光华 ——《至爱梵高》观后感

看完影片,想起李宗盛的那首歌: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山丘,自己宿命中必须跨越的那个山丘,即便无人等候,也要不知疲倦地翻越。而梵高,他不知道,他的那座山丘后面,有亿万人的掌声,在时间的洪荒中响彻经年。他已经没有力气了,终究,他没能走出熠熠星光后面巨大的阴影,只能把自己化为阴影的一部分。远处传来谁的歌声:我究竟是月亮,还是月亮背后的阴影?

也许,被亿万人看见并不是他的愿望,但是,他如此渴求被自己的母亲看见。他的画作《梵高母亲的肖像》,画中人有淡绿的面孔与草绿色的明亮眼眸,就连头上都装饰着大自然的色彩,他用自己擅长的鲜艳色彩把母亲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画中的母亲嘴角上扬,浅笑着看向远方。

愿每个生命都被看到光华 ——《至爱梵高》观后感

电影中,母亲粗暴地拉着他,责问为什么他不像他死去的哥哥那样。那一刻,幼小的梵高,内心升起的,是怎样被弃的绝望?活着的人怎么能和死去的人媲美呢?那逝去的人,将最完美的样子留给家人,像一幅画一样永恒,而生者,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何况还是一个孩子,孩子的顽皮和任性,在母亲未能抚平的创伤里,成了不被允许的缺陷,而这个孩子的独特,也成了不被看见的存在。

一个人远离家人和故乡,埋头作画,想得到认可,却发现每一幅画都离家更近,都在召唤自己回家,那是怎样的孤独感!他多么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母亲,结果一路走来却是:在画商亲戚那儿遇到解雇,改行做传教士也没能成功,做画家只卖出一幅画….一次次的失败,让母亲的期望凉透了,她在心底里疏离了这个她不懂的儿子。

“可是,我心有瑰宝,璀璨光华!”他得体味过多少被嫌弃,才会对被珍视如此渴望,外在越无望,内心就越熠熠,这是他凭借活下去的光。

愿每个生命都被看到光华 ——《至爱梵高》观后感

梵高仅仅活了37岁,其实他已经活了很多年,曲折的历程,总是让日子更漫长!他要进行多少抗争来告诉母亲自己的价值。信心如此脆弱,如风中之烛,要多少次地告诉一个孩子他是宝贝,值得被珍惜、善待;要多少次的鼓励,才能让一个人走出失败的阴影?要多少美好的关系让他知道,人世间有各种美好,不仅仅停留在画中。

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梵高,警察和医生管家眼里梵高是个怪癖的人,总会做出古怪的事;在酒馆女招待眼里,梵高是个善良温和的人,会教孩子画画;在医生眼里,梵高是个艺术天才,却没有生存能力,需要靠弟弟的资助才能生存;在摆渡人眼里,梵高是个非常寂寞的人,能够长久地看一只乌鸦叼食自己的面包。梵高的天才和柔弱,最终也没能握手言和,生命也在两极长久地拉扯间骤然断裂!一方面,他学画短短时间就能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他的才华令人惊叹,连他的心理医生,也羡慕不已。另一方面,他挣不到基本的生活费用,平常的工作都难以完成,一直靠着弟弟的接济度日,在生活中,也是不能保护自己,精神发展不平衡,连小孩子也会向他扔石块、欺负他。他在画中越是游刃有余,在生活中越会感觉到举步维艰!

愿每个生命都被看到光华 ——《至爱梵高》观后感

在他的名画《星空》、《向日葵》中,星云、草木…象一团团炙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他内心得有多灰暗,才能对绚亮这么神往!生活的浓雾萦绕四周,举步维坚,他需要多少力量,来冲破这份窒息和无望!

没有人懂得他的挣扎!脆弱的精神和奔涌的心灵;停留的脚步和飞翔的天赋;被精神疾病囚禁的他得有多孤独,才能任一只乌鸦衔走他的午餐,而他只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感知其间的片刻温馨。

愿每个生命都被看到光华 ——《至爱梵高》观后感

天才的丰盛和天才的孤独,因为不能共鸣,所以注定只能他独自享受和承担。如果有选择,他是否会宁愿湮没了光芒,而求得庸常的生活?如果有选择,他是否宁愿不要死后的声名日隆,而只要现世的平安静好?

影片中有个情节,梵高的心理医生也是个油画爱好者,他描摹梵高的画,越画越清楚地知道:他和梵高之间相差的,是一个天才的距离。因为热爱,他觉得痛苦,这种痛苦并不因豪宅锦衣而削弱,这份痛苦和梵高因为没有生存能力而感觉到的痛苦,分不清谁轻谁重;他被才华囚禁的愿望,比之梵高被疾病囚禁的生活,也一样殊途同归。如果梵高知道,在命运的巨掌之下,谁的拥有都可能是璀璨的星光,谁也同时必携星光后面的暗影,他的痛苦,是否会消减一些;他所背负的,正和千万人所背负的一样,他会不会释然这份孤单:像活在世界的边缘。

愿每个生命都被看到光华 ——《至爱梵高》观后感

心有瑰宝,于他,终究,只是一种追寻,一个救赎,一些稍纵即逝的华彩片段。终究,他没有实现这份坚信、没能完成这个救赎。玉成匠死,天才折翼,让人叹惋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