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首哲理古詩,寫盡生活的無奈和人生的感慨,讓人頗多思緒

觀刈麥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雖然現在從事農業的人數在減少,但對於那些農民來說,還是要依靠靠天吃飯的傳統,冒著酷熱的天氣,收割麥子,是為了生活和生存。

這幾首哲理古詩,寫盡生活的無奈和人生的感慨,讓人頗多思緒

逢入京使

唐代: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這幾首哲理古詩,寫盡生活的無奈和人生的感慨,讓人頗多思緒

古人和現在的人一樣,最真摯的感情就是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而在古代,由於交通的不發達和各地聯繫不是那麼的緊密。在外的人畢竟是少數,因此對家的思念之情就更加的深厚。這首詩的作者偶遇前往長安的東行使者,勾起了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也表達了詩人慾建功立業而開闊豪邁、樂觀放達的胸襟。旅途的顛沛流離,思鄉的肝腸寸斷。

這幾首哲理古詩,寫盡生活的無奈和人生的感慨,讓人頗多思緒

回鄉偶書二首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歲月的流逝總是沒有知覺,發現已經覺得沒有太多的時光。

這幾首哲理古詩,寫盡生活的無奈和人生的感慨,讓人頗多思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