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父母,都是“百万富翁”

最近,本君看到一份《中国十大城市育儿成本排行榜》,排名前10就是100万元起步,而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养娃成本平均需要200万以上。


有网友戏称,父母真心不容易,养大一个娃,就要消灭一个百万富翁。


中国式父母,都是“百万富翁”



是啊,天下的每位父母其实都是隐形富豪,他们倾其所有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但这笔养育账我觉得不是数字可以衡量的。

养不起?不敢生?


还记得前段时间,一个5岁孩子的逆天简历吗?


中国式父母,都是“百万富翁”



这种新闻给全社会所传递的焦虑感,实在太可怕!

似乎所有人都在向你传递一个信息:

从幼儿园开始,一步差,则步步差,最后没有一个好的学历起点,孩子在起跑线就已经输给人家一大截。你作为父母,以后对得起孩子吗?

“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不要太在意起点上的细微差异”。

道理家长都懂,但自己就这一个娃,如果自己有条件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为啥要放弃呢?

如果没条件呢?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啊!

所以越来越多经济条件优越,甚至还没那么好的家庭,都拼早教、拼学区、拼教育。

甚至我看到很多妈妈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都是在家全职带娃,对此本君深感敬佩!

我们家是有给力的老人帮忙,才让夫人能回归职场,在夫人休产假全职带娃的那些日子,一个人精力上的消耗实在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但育儿成长之路,不仅需要你耗费海量时间和巨大心血堆积出来,而且还需要很多金钱作垫脚石,才能走到最后。

“房奴”虽然可怕,但那个数字是你买房前就明明白白摆在面前的,一算就能算出来。

但“孩奴”更可怕,因为教育投入这件事,是个无底洞,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别说二胎了,就算是一胎,也让很多年轻人打起了退堂鼓。

如果你已经有一个娃


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父亲后,我曾很认真地考虑过是否生二胎。

我自己就是独生子,回想小时候,缺乏兄弟姐妹陪伴,只能和电子游戏作伴,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一件很让人感到遗憾甚至悲伤的事。

更可怕的是长大后,父母终究要离你远去,尤其到老了,连个能走动的至亲都没有,真的满凄凉的。

我第一次强烈萌发生二胎的念头,是今年第一次带孩子去游乐园玩的时候。

我发现孩子总喜欢跟在不认识的小哥哥小姐姐身后,主动去搭讪,和其他几个小孩玩的很开心。

等人家一个个都走了,孩子的失落感立刻写在脸上。

那一刻,我真觉得我的小孩挺可怜的……

因为回想起我小时候,也是这么可怜。

虽然我们也经常抽空和孩子一起玩,但大人陪孩子玩,和孩子之间一起玩,真的不一样。

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把孩子生下来,就是一种责任。

养活是一回事,养好又是另一回事了。

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没有标准答案,哪怕是教育学专家,给出的建议也不一定适用所有人。

本君不是专业搞教育的,我只是结合自身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分享我的见解,不喜可喷,欢迎拍砖指正。

我认为做父母的在教育问题上最大的认知误区是:

总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强加在孩子身上,把我们自己或学校老师或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认为重要的教给孩子。

为什么大家不反过来想想:“20-30年后,孩子在社会上立足时,真正最需要的是什么技能?”

如果我们从30年后孩子需要的社会生存技能出发,倒推现在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就会发现,“财商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出生时,当父母的会在孩子身上看见无数可能性,从而对孩子寄予无限的想象和期望。

但这种过高的想象和期望,对孩子很不公平。

我们自身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凭啥要孩子将来事事完美?

我们自己都没考上“双一流”,凭啥非得逼孩子考上?

我们自己就是身无所长的平凡人,凭啥要孩子将来成就卓越?

残酷的现实就是:世界上99.99%的人都是普通人,既不会富甲天下,也不会成为社会名人,更不会写入史书——我们这代人如此,下一代也一样。

所以你现在最烦恼的事,超大概率也是30年后,你孩子最烦恼的事。

大部分人现在最大的烦恼,是啥?

没错,缺钱。

你孩子以后超大概率也一样。

所以抛开那些空想,把孩子当成一个平凡人看待,他最需要的,其实是财商教育。

而这恰恰是正统学校教育的空白——从小学到大学,体制内都缺乏系统的财商教育。

我所认为的财商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延迟消费”和“复利投资”。

越早能控制自己的消费冲动,做到延迟消费(很多成年人现在都做不到),越早启动复利投资,今后对比同龄人,在财富上的领先程度就会越大。

反过来说,当同龄人缺乏财商教育,而你的孩子从小就接受了科学而系统的财商教育,他才真正在与同龄人的竞赛中,赢在了起跑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