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大話為什麼叫“吹牛”,而不是“吹羊吹豬”,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說大話為什麼叫“吹牛”,而不是“吹羊吹豬”,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現在的人在聊天的時候頻繁的用到“吹牛”這個詞語,意思也很簡單,指在說話的時候不切實際說了一些謊言或者浮誇的內容,在一些方言裡也有閒來無事聊天的意思。那為什麼不是“吹豬”“吹羊”呢?其實這個詞彙流傳了很久,清朝的《南亭筆記》有這麼一句話“翁叔平兩番訪鶴, 吳清卿一味吹牛。”這個詞來源的說法眾說紛紜,但始終離不開牛。

說大話為什麼叫“吹牛”,而不是“吹羊吹豬”,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宋朝的時候一個叫楊璞的人非常喜歡說大話,把自己誇的文武雙全。說的多了附近的鄰里也就信了,還說自己本是東野氏。當地的官員聽說也信以為真將他舉薦到皇帝面前,宋真宗生怕埋沒了人才很快傳他來京城覲見,楊璞沒什麼本事但是不去就是抗旨,厚著臉皮到了大殿上,皇帝想考驗要他作一首詩,結果半晌時間過去了他一個字沒寫。就讓他第二天帶詩來見。

第二天楊璞拿出一首詩這麼寫的“更休落魄貪酒杯,亦莫猖狂亂詠詩。今日捉將宮裡去,這回斷送老頭皮。”把宋真宗逗的開懷大笑,楊璞老實交代這是他老伴在他來京城分別時寫的,宋真宗告誡他說“今後少吹牛,再被逮住就這這麼輕易放過了”。

說大話為什麼叫“吹牛”,而不是“吹羊吹豬”,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說法比較廣的“吹牛皮”來自黃河一帶人群,古代的交通無非就兩種,陸運和水運。陸運的話耗時耗力,靠河流的地方一般人辦事都會優先選擇水運,黃河上游的一代水流湍急,一般木筏或者船隻在行駛的過程中難以掌控船隻的方向導致船的周遭常常撞上河岸,有多隻船的時候甚至會有相互碰撞的危險,因此這一帶出了不少事故,他們就想解決這一危險,有人就發現牛的皮堅固,可以往裡面吹氣,用了十幾個牛皮的氣囊,然後固定在船的周遭,這樣即便發生碰撞也有氣囊抵擋。後來大家都爭相模仿做這種皮筏子,先將牛皮做防腐處理,然後做成一個一個皮囊,最後用嘴將皮囊吹起來綁紮嚴實。豬皮羊皮也可以,但是牛皮更那耐用。

說大話為什麼叫“吹牛”,而不是“吹羊吹豬”,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如果想要做一隻大的牛皮氣囊耗費的人力就比較大,尤其是在吹氣的這個階段要喊來幾個人幫忙,牛的體積本來就大,一個人吹起來的話肺活量根本不夠,所以得輪流吹,有人為了顯擺自己能幹就會說這個大牛皮氣囊是自己一個人吹起來的,無疑是說了大話,後來逐漸演變為“吹牛”。另外一個說法是從屠夫的身上而來,屠夫在宰豬和宰羊的時候為了方便刮乾淨其身上的毛,放完牲畜血之後馬上在羊腳上皮膚層開個小孔往裡面吹氣。

說大話為什麼叫“吹牛”,而不是“吹羊吹豬”,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這樣牲畜的皮膚這一層會因為吹滿氣體而鼓起來,這樣就有利於屠夫快速的刮掉它身上的毛,並且可以刮的很乾淨,可見古人在生活中很有智慧。豬和羊都可以利用這個辦法除毛,但是牛就沒辦法,都知道牛皮非常結實,而且他的皮膚這一層很難吹進氣體,加上體積龐大,這個除毛的方法在牛身上沒辦法用上,如果有屠夫說自己成功吹起一隻牛的皮膚層面,那在其他人眼裡肯定是說了謊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