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收藏的这枚官印,主人是钦差大臣,却被皇帝骂死

天津博物馆收藏了一枚清朝银质官印,印面是规规矩矩的正方形,背面竟然有三种书法字体,分别是满文篆书、满文楷书、汉文小篆,其实意思都是“提督湖北总兵官印”。这便是清朝咸丰年间湖北总兵向荣的官印。清代传世官印极为罕见,因此显得愈发珍贵。

天津收藏的这枚官印,主人是钦差大臣,却被皇帝骂死

向荣在历史上知名度不是很高,他最为人熟知的事迹便是镇压太平军起义了。1851年1月,太平天国在金田起义,当时年过60的向荣,临危受命前往镇压。镇压起义军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向荣自身遭遇了生命中的滑铁卢,其官职“三革三复”,甚至最后搭上了身家性命。

向荣可谓是太平军的死对头,两军交锋数次,向荣鲜少得胜。特别是1951年秋,向荣遭遇太平军伏击,军械锅帐都被收缴,整个部队溃不成军。战败后的向荣上奏朝廷后,朝廷派他和广州副都统南北合围永安,但二人意见不合,根本不能好好合作,不但半年未将永安拿下,反而让太平军成功突围。

天津收藏的这枚官印,主人是钦差大臣,却被皇帝骂死

1853年2月,太平军一路攻下南京,咸丰帝赶紧授予授予向荣钦差大臣称号,命令他率部队继续尾追太平军。向荣的部队一直前进到南京城东孝陵卫,建立起江南大营,与琦善率领的江北大营,相互配合策应,对南京进行围困。1856年,太平军内外接应,直捣江南大营,向荣节节败退,率残余部队退守到丹阳。咸丰帝愤怒之下,革去向荣的湖北提督职位,命其留任钦差大臣,继续督办军务。年老多病的向荣,遥想当年征战沙场的威武,再看看眼前的惨败之状,自谓英名扫地,不就便在忧忿中死去了。

天津收藏的这枚官印,主人是钦差大臣,却被皇帝骂死

向荣的失败也有其必然的原因。

作为钦差大臣的向荣,多次遭受咸丰皇帝的斥责甚至是痛骂,在下属面前毫无威信可言。知道实情的下属被下属知道后,钦差大臣的威严大受影响。作为一介武将,他擅长带兵作战,但运筹帷幄方面实为欠缺。咸丰皇帝对向荣未能镇压太平军极为不满,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将领来取代向荣,只好恩威并施,又骂又哄。再就是向荣从小读书不多,大字不识几个,就连皇帝的谕旨也得要由他人代念。一些军机要闻便会传到太平军军营,导致作战计划提前败露。面对皇上斥责、下属不敬、敌军的窥视,向荣处境艰难,可谓四面楚歌,其失败也是必然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