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被劫遇害案:“一鍵報警”不該“一鍵催命”

的哥被劫遇害案:“一鍵報警”不該“一鍵催命”

案發時,的士司機從副駕駛上爬出逃命,副駕駛上殘留大量血跡。司機最後因大量失血身亡。

去年8月1日凌晨,面對持刀劫匪,湖南祁東的哥鄒向科,兩次啟動了車載一鍵報警系統,但最後依然命喪黃泉。當月15日,犯罪嫌疑人向某強落網,這起搶劫殺人案的經過也逐漸明晰。讓人吃驚的是,本該起到救命作用的一鍵報警系統,竟然恰恰將鄒向科推向了絕路。(1月17日澎湃新聞網)

媒體披露,鄒向科首次啟動一鍵報警系統後無人響應,當他再次啟動一鍵報警系統後,出租車公司安全員撥打了他的電話。鄒向科沒有接,劫匪起了疑心,要求他打開免提回撥過去。於是有了一番對話——“你在哪裡?為什麼要觸動車內的報警?“我現在是在接客,剛才是不小心碰到的。”“你要小心一點。”

鄒向科的報警行為,由此最終被劫匪發現。而在提供給警方的供述材料中,劫匪向某強稱:“當時知道司機觸發了報警器,就一直猶豫要不要殺了他,最後還是決定不留後患。”

正如遇害的哥親屬所質疑的,鄒向科於凌晨的特殊時段,兩次啟動GPS報警系統,出租車公司方面應能覺察到司機可能處於危險之中。當此時,撥打鄒向科的電話,並不是十分安全保險的處置措施。然而,出租車公司安全員不但打了電話,而且毫無遮掩地詢問“為什麼要出動車內的報警”——直接地暴露了鄒向科的報警行為。這樣的“一鍵報警”,與“一鍵催命”何異?

除了響應方式上的荒唐之外,出租車的所謂“一鍵報警”,實際上也難言先進——只不過是將信息傳遞給出租車公司,再由出租車公司與警方聯繫——而在危急情況下,一分一秒都可能關乎生死,“一鍵報警”的環節越多,越不利於報警人的安全。

此前滴滴命案頻發,出租車被認為更安全。但實際上,2017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的刑事案件數據顯示,網絡約車司機每萬人案發率為0.048,出租車司機每萬人案發率為0.627,出租車司機案發率約為網約車的13倍。這不是說,網約車對於司乘人員的安全保護機制不需改進,而是說,相較於新興不過數年的網約車,有著幾十年歷史的出租車在這方面也依然十分落後。

事實上,與出租車公司相比,網約車公司已然在“一鍵報警”上作出了進一步創新。據報道,1月10日,國內最大的網約車平臺滴滴出行與廣東省公安廳達成戰略合作,如乘客點擊滴滴“一鍵報警”頁面上的“呼叫110”,其行程、位置信息將根據公安機關需要,直接發送至廣東110接警中心,發送給警方。後續,滴滴車主APP也將接入以上兩種快捷報警方式。

不難理解,市場化的企業天生擁有不斷革新進步的動力,畢竟,如果無法提供更為優質的商品或服務,便會被消費者所拋棄、被競爭對手所取代。而出租車公司生於行政壟斷的土壤中,旱澇保收的狀況註定了它們缺乏不斷革新改良的積極性。雖然近年來,網約車公司的攪局消減了其壟斷收益,但權力的干預仍然存在,不少地方依然對網約車進行了嚴格限制,這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出租車的壟斷地位與收益,導致其依然停留在不思進取的狀態中。

有競爭才有壓力,有競爭才有進步。行政壟斷不除,出租車公司身上各種陳舊乃至腐朽的機制,必然還會繼續苟延殘喘,而反被“一鍵報警”推上絕路的湖南人鄒向科,恐怕不會是最後一個“死於荒誕”的的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