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十诫——影响你一生的管理哲学

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欢听名人访谈,希望能从这些成功人士的成功案例中,学习到能够指导自己工作或生活的哲理,我也很喜欢看这样的节目,不过渐渐的发现,成功的方式真的是千变万化,有些人看准了产品,有些人把握了客户,有些人跟紧了政策,甚至有些人只是做好了自己,真的,世界上没有一条一定成功的道路,如果有的话,肯定早就人满为患了!但是,世界上却有一定失败的陷阱,而且已经有大量的先驱者葬身其中,而今天,我们分享的这本书,就是告诉大家,这些陷阱到底是什么样的。

管理十诫——影响你一生的管理哲学

这本书由中信前沿出版社出版,可口可乐教父唐纳德·基奥编著的,书的全名是《管理十诫——影响你一生的管理哲学》,正如股神沃伦·巴菲特所言:“唐纳德·基奥最强的能力在于,他总能迅速看穿事务的本职,说话、做事能够直入主题。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他的处事原则。”因此,这本书中,作者用最直白的方式和语言,告诫了所有管理者,千万不要落入这些陷阱之中,哪怕其中任意一个,都会让管理者或者公司走向失败,接下来,我们就与大家一起,探究下这些致命的陷阱到底是什么。

第一诫 不愿冒任何风险

在有案可稽的人类历史上,大多数人都是属于风险规避型的。特别是当你获得一些成就之后,即便是很小的成就,你都不愿去冒险打破现状,这种心态也是人之常情。一个人想要去冒新的或是更大的风险以探寻新的可能性,前提就在于他内心有一种要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不满足感,或者有一种除非马上采取措施,否则未来可能会遭遇到风险的预感,甚或是有一种更强烈的痛失机遇的感觉。但是对于很多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企业或者管理者来说,这样的冒险就显得多此一举……

作者虽然用的是冒险,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希望企业或者管理者不能停留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而是要不断的创新或拓展,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要“跨出自己的舒适圈”!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曾经有这么一家公司,成立于1906年,可谓是历史悠久,它的前身叫哈洛德公司,在最初的41年间,它的主要业务是生产照相纸,但是到1947年,公司放手一搏,开始研发生产采用卡尔森影印技术的复印机,并且将公司改名为哈洛德—施乐公司,花了10年时间,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复印机终于产生了,1959年正式在市场上推出,瞬间,几乎全美的办公室都改用了这种复印机,10年间,仅仅靠这个技术,公司就获得了高达10亿美元的收入。不过事情的反转就是这么快,1973年,施乐公司下属研究院又一次研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个人电脑”,但是,公司总部的那些管理者,因为头脑僵化,安于现状,不愿意去冒险生产这个产品,后来研发人员和苹果公司以及微软公司签约了,结果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而施乐公司在复印机行业不断的竞争中,开始大规模裁员,不得不另谋出路。

管理十诫——影响你一生的管理哲学

第二诫 思维僵化,我行我素

不愿冒风险和做事方法不灵活有相像之处,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个很重要的细微差别。真正固执的人,不仅不愿意冒险创新,还坚信自己掌握了成功的秘钥,觉得再也不用去探索其他的成功之道了。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当你周围的环境已经发生改变,你却依旧我行我素,没有想过因时而动,那么你肯定会栽跟头的。灵活变通和适应能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超越简单的管理能力,运作能力和技术能力之外的一种才能。

要说思维僵化,我行我素,最好的例子当属IBM了,上文提到了个人电脑,在1981年年底,IBM公司率先生产出了第一款个人电脑并推出市场,到1984年,公司税后的利润高达66亿美元,但是一时的成功蒙蔽了管理层的眼睛,公司内部预测到1987年底,全球个人电脑的销量不足25万台,可实际上1985年,全球个人电脑的销量就已经超过100万台了,可是IBM的高层还是视若罔闻,不去变更公司的营销技巧,还是以公司的大型机为主要业务方向,最终,IBM的个人电脑业务黯然落幕,ThinkPad从此以后呈了中国品牌,曾经的行业领头羊如今只能败走麦城了。

管理十诫——影响你一生的管理哲学

第三诫 把自己完全鼓励封闭起来

企业的管理者很容易就能陷入一种自我膨胀的状态,他们选取一个和员工隔得远远的办公室,然后在办公室的落地窗户边,看着楼下如蚂蚁一般的小人每天在日晒雨淋中艰难求生,从而去享受自己不同凡响的能力与地位。但是很不辛的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业精英都能和各个层级的员工打成一片!专横傲慢的态度并不能提高工作效率,一个公司的管理者怎样和员工打交道是很重要的。只有更多的与不同岗位的员工接触、沟通,管理者才能了解更多真实的问题,甚至从这样的沟通中,管理者不但能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说不定还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很多管理者能坐到现在的位子,也是付出了很多的辛劳和汗水的,所以当他们小有所成的时候,都会尽量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一点,或者能力出众,或者地位出众,因此,他们不自觉的就会把自己和其他人区分开来,拥有独立的办公室,办公室的门常年关闭,下属进来之前要先敲门等等,一旦当管理者开始享受这样的环境时,也就意味着管理者几乎得不到真实的信息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会下降,甚至工作方向会偏离,从而导致自己的决策和措施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这样,作为管理者的价值将不断下降,甚至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管理十诫——影响你一生的管理哲学

第四诫 犯了错误,拒不承认,目空一切

在第三诫的基础上,很多的管理者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承认公司出现了问题,不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如果情况不妙的话,就想办法掩盖问题,而等危机爆发之后,再去从外部环境中找原因,或者把责任推给某只替罪羊。也许你觉得这样做,就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了,但是绝大部分的事实都证明,越是这样,摔得就越惨,甚至一跌不起!

第五诫 只求发展,漠视商业道德

如果做事总是鬼鬼祟祟的话,你就很难得到顾客或雇员的充分信任,也就注定会失败。不论在什么时候,信任都是任何公司基业长青的重要养料。尽管现在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尽管企业管理的方法和营销手段一再创新,但归根结底,所有公司最后的生命线都是信任问题:顾客要相信企业生产的产品正如它所许诺的那样好,投资者要相信公司的管理层是有能力的,员工要相信公司的管理者能够兑现承诺。

《资本论》中曾说过:“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相信大家对之前的三鹿奶粉还印象深刻吧,或者对山东的假疫苗事件也还深恶痛绝吧,漠视商业道德的事件虽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依然有“无畏者”不断投身其中,淘宝现在如日中天,每年的销售量大得惊人,可是,假冒伪劣产品的负面影响,一直困扰着阿里巴巴,所以后来有了天猫,可是天猫又一次步其后尘,同样受假冒伪劣产品困扰的还有京东,聚美优品等等,但幸好,不论是从法律上,还是从市场环境中,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在慢慢的变好,作为一名HR,我对一件事情感触颇深,曾几何时,市场上流行一种招聘方式,如果这个岗位很难招,那就发布一个相对好招的岗位,先把求职者给骗过来,然后告诉他这个岗位编满了,给他推荐原本很难招的岗位,更有甚者,先骗求职者入职,等入职手续啥的都办完了,再告诉他其实是另一个岗位,逼得求职者骑虎难下!随着劳动法的健全,以及HR从业人员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样的招聘方式被大部分HR所抵制,已经在用人市场上很少看到了。法律是永远遏制不了贪欲的,只有不断的提高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去消除这样漠视商业道德的行为!

管理十诫——影响你一生的管理哲学

第六诫 不用心思考,对该做的事情一知半解

我们这个社会崇尚科技,科技最让我们心动的地方莫过于它带来了通信领域的迅猛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数据时代,数据越来越多,而我们却不再多加分析。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通信技术并没有把我们解放出来,而是让我们感到应接不暇和精力枯竭。未经消化的数据会掩盖事实,有些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东西,而并非事实,只是我们认为能代表事实的数据,或是那些我们想让其代表事实的数据。所以,不花时间去思考是愚蠢至极的做法,有时候还会很危险。

我们身边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什么?是朋友圈中转发的那些“没想到这两样东西一起吃会致癌!”“睡觉前做这三件事,让你睡出一个健康的身体!”等等,这些所谓的“标题党”煞有介事的告诉你一些听上去很有科学道理的信息,然后你读起来感觉确实挺厉害的,最后就相信了,其实里面很多信息根本就没有一丝科学道理,可能都是键盘前的某个小编自己创造出来的,同样,作为管理者,如果对发现的问题一知半解,就妄想用自己的经验或能力去解决问题的话,运气好可能只是白费功夫,运气不好可能会导致整个公司的破产!曾经的亿唐网,凭借着完美的创业方案,拿到了近5000万美元的融资,一开始,亿唐网想做成一个生活时尚集团,但他们并没有深入了解用户的问题是什么,所以一直无法盈利,然后又谋求转型,依然是一知半解,无法成功,最终在2009年,被人以3.5万美元的价格买断了亿唐网的域名,亿唐网也正式成为历史!这样的例子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真的是数不胜数,确实现在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但是并不是信息量越大,我们懂得就越多,我以前听到的一个比喻我觉得很适用,我们接触到的信息量就像一个圆围绕着我们,当我们接触到的信息量越大,表示这个圆半径越大,圆周越长,看上去圆好像大了,其实是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填满这个圆,而且对于圆心的我们来说,圆外未知的世界也同样越来越大!

管理十诫——影响你一生的管理哲学

第七诫 自己不去把握,完全信赖专家

不管这些专家在行业里拥有怎样的权威地位,你都不应该完全信赖他们,因为他们常常会借用华丽的幻灯片讲稿,把他们认为正确的结论输入到你的脑中,即使这些结论并不能解决你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利用专家给你提供的各种建议,再根据你自己拥有的知识或者曾经的经验,最后判断问题的解决方式。

第八诫 行政作风盛行,团队臃肿

如果你想一事无成的话,那就让行政流程占据主导地位好了,去崇尚官僚主义就行了。但是,也有人认为官僚主义是好东西,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官僚主义来自运营大型企业所需要的行政事务。对于大型公司来说,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要经常减少不必要的官僚主义作风。在一个结构复杂的官僚体系中,有各种制约的力量在发挥作用,因此部门之争就会让局面变得更加复杂。用外包的策略来创造一个更加扁平化、结构更加简单的组织,是促使运营公司更加有效、更有创新性的方式!

还记得一则新闻,一个办事部门让一个人去开个证明,证明他自己是他自己……这则新闻一出,之后什么证明“我儿子是我儿子”“我爸是我爸”的一些闹剧也不断发生,其实,在公司发展的进程中,行政体系确实有必要不断的建立,从而形成更高效的工作流程,还能避免职责划分不清,办事推诿等问题,但是,请谨记,是有必要的行政体系,而不是臃肿的,具有官僚主义的行政体系!

管理十诫——影响你一生的管理哲学

第九诫 信息错位,沟通不畅

对你的员工或客户发出含混不清的信息会有损你的竞争优势,最终还会导致你的失败。对于大型公司甚至是跨国企业来说,他们需要同一种视野、同一种声音和同一种销售策略。

我们假设一个可能,如果国家没有规定统一的语言,当我们出去旅游或者在外打工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很可怕对不对?但很多公司中却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而且一直不作出任何改善,那就是信息错位,沟通不畅,人事部的总是跟你说招聘率、离职率,财务部的总是跟你说利润率、现金流量,销售部的总是跟你说销售额、客户转化率,技术部的总是跟你说技术达标率、可实现性等等,作为管理者,如果你都懂,那恭喜你,你是个……很累的管理者!你需要会分身术,去指导协助各个部门完成他们对应的工作,那为什么不能把各个部门的指标都统一成一个呢?利润,是公司存在的基础,为什么各部门在汇报工作的时候,不能建立在利润的基础上呢?你们对利润的贡献是高还是低,高了多少,低了多少,如何改善,改善后会有什么结果,这样所有部门的汇报都有了统一的目标,不是更容易理解吗?

第十诫 对未来心怀恐惧,悲观主义色彩浓厚

大多数人认为对未来持谨慎态度是明智的。谨慎并不犯罪,但如果公司做事处处讲求谨慎的话,这会让失败来得更快。但是,还有一种比谨慎更要命的痼疾,那就是恐惧。对未来谨慎的担忧和无休无止的恐惧是截然不同的。在这个现代科学社会,对未来惶惶不可终日的态度是不理性的。

第十一诫 丧失对工作和生活的激情

在商界打拼,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要想取得成功,你就需要心无旁骛地投身事业。所有成功的人酷爱自己的事业,他们投入的感情之深,使得他们都根本没有想过要转行干别的工作,他们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甚至都有些偏执。

我们都见过这样的人,在每个单位都能见到这样满脸阴沉的人,他们面临不利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自作自受,他们整天都在抱怨别人而非给人带来阳光。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人,这些人往往都成了失败者。即便他们过得还不错,他们依旧是失败者,因为他们对自己和周围人的期望值都很低。

管理十诫——影响你一生的管理哲学

至此,作者对我们最真挚的劝诫就到此结束了,老实说,作者在这本书中,结合了自身的经验和实际发生过的实例,已经将这“十一诫”阐述的十分简单直白了,从而让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难得十分的大!因为几乎不需要加任何的分析和解释,每一章的内容都非常容易理解,而且通过作者的分析,也能最快速度的赞同作者的观点!

不过正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一样,这本书的目的是在于让管理者们少掉“陷阱”,但是并不能保证成功,因为成功的道路太过于千变万化了,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管理者自己沉下心去好好钻研!

这里是是非书院,专注于为大家选择、推荐、讲解、点评有帮助的书籍,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以后更精彩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