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镇童年,一个老青岛的记忆(2)

西镇和东镇扭了一下腰

关于青岛的道路,一直有一个说法,就是青岛没有正南正北的道路。

很多黑青岛的人把 这一点也当成了青岛的缺点,是需要有人说点什么了。作为中国第一个引入现代规划理念进行规划并按照规划实施建设的城市,青岛最初的建设者面对的是一片处女地,虽然受到海岸线和丘陵的影响,道路完全做到正南正北有一些困难,但是却也并不是不可能。那么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

这其实是东西方对于居住环境问题思考出发点的差异造成的。

最早规划的华人区主要是台东镇、台西镇和大鲍岛。基本都是呈格状的棋盘街,台西最典型的就是十条道路——台西一路至台西五路和台西纬一路至台西纬五路。大鲍岛的大部分街道走向基本是东西和南北的,虽然有一点的偏差,但是偏的不多,唯有台西镇和台东镇,偏差是巨大的。

偏多少呢?偏45°!

西镇童年,一个老青岛的记忆(2)

扭了一个45度的台西镇

台西的棋盘街虽然受到丘陵影响,一路到五路并不完全平行,但是可以清楚的看到纬一路到纬五路是精准的东南——西北走向,刚刚好和自然方向差45°,而台东的棋盘街偏差略小,大约在40°左右。

可以确定,这样的偏差并不是无谓的随手一划在地图上留下的,而是最初规划时有了充分考虑的。中国传统的建筑,基本都是大门朝南,北面则不会开门,即便有门也是后门,不受重视。北墙永远是见不到阳光的,因此建筑的北侧也就变得阴暗潮湿,这是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理论的。

但是青岛的建筑无论是里院还是平民大院,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四面都是开门的,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正街和背街之说,街区里面的每条道路都是两侧排满店铺和住户。一个45度角的扭转,带来的结果就是四个面完全不存在见不到阳光的情况,也就不需要刻意的将建筑朝向南边,每个面虽然做不到雨露均沾,但是至少都可以被阳光照耀。

这样的好处不言而喻,所有的房间都能见到太阳,也不存在阴暗潮湿的背阴面,对青岛这样本身就潮湿的地方大有好处,更重要的是每间临街的房子,房门都是开在街道上的,可商可居,大有好处。

所以,最初的台西镇也就这样扭了45°,安详的在西岭的西南坡上落下脚来。

西镇童年,一个老青岛的记忆(2)

如今的西镇

西镇童年,一个老青岛的记忆(2)

台五小非常的小。

整个校园大概只有一千多平米的样子,三栋建筑加几座平房,构成了整个学校。

学校南北30米,东西大概也就是50多米了,校园仅仅能够保证全校师生做操,但是台五小的历史却并不短。校园这么小,最大的问题就是体育项目很难开展,校园里只能容得下一个班上体育课,不过好在六个年级十二个班级也排的开。但是下午课后学校的运动队训练就成了麻烦事。最头疼的是投掷项目,那时候重点项目是垒球,那时候就是比投掷的距离,但是那时候校队大部分的选手成绩都在50米以上,所以只能投校园的对角线,即便如此,还经常有人超常发挥直接把球从校门扔上马路。虽然那时候路上鲜有汽车开过,倒也没什么太大的危险,但是偏偏门外的台西五路是个大下坡,球一旦出了校门就会咕噜噜的直奔贵州路而去了。铅球也一样,虽然没有人能够投那么远,但是危险性就大多了。于是,体育老师就选择了教学楼和南墙间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夹道。即便如此,五年级的时候也还差点出个大事,一位女同学在后夹道推铅球,恰好有位同学推窗探头,铅球就贴着这位同学头发飞过,让大家都吓出一身冷汗。

西镇童年,一个老青岛的记忆(2)

据说这是老西镇留下的最老的建筑,台五小曾经的校长办公楼

虽然历史上台五小一直和贵州路小学争高低,但是后来合并进贵州路小学却是必然,因为解放前这本就是一所学校。所以,台五小的历史同样至今已经有80多年。学校的前身是建于1934年的私立钦真小学,那时候现在的贵州路小学位置是男生部,而台五小则是学校的女生部。1951年改为公立之后,改名晨光小学。

如今二院里面还有一个幼儿园叫晨光幼儿园,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个晨光小学有些渊源。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