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中美间“走钢丝”很焦虑?德媒:德经济取决于中国经济成就

参考消息网1月19日报道 外媒称,随着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成为焦虑的旁观者,但最焦虑的还要数德国领导人。

德国在中美间“走钢丝”很焦虑?德媒:德经济取决于中国经济成就

德国总理默克尔 新华社供图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19日报道,过去10年里,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但以全球标准只能算是中等强国,它一直在稳步适应中国经济居于主导地位的现实,并欢迎中国的投资。如今,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下,德国在中国问题上如履薄冰。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大西洋两岸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德国突然发现,在气候变化等某些议题上,与其意见一致的是中国,而非美国这个长期盟友。因此,德国外交官们不得不左右逢源:在某些议题上与一个意识形态上的对手合作,对抗其亲密盟友;而在另一些议题上,又与这个突然变得棘手的盟友合作,对抗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在这两种情况下,德国都必须坚守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承诺。

报道认为,德国已经从战略上意识到两面讨好的风险,是否有能力应对这些挑战可能是未来几年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坚持旧的跨大西洋关系的同时,继续这样走钢丝还能坚持多长时间,尚有待观察。墨卡托研究所的胡谧空预计,德国陷入困境是迟早的事情,“我们已经处于游戏当中——压力会越来越大。”

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副所长胡谧空等分析人士说,大约两年前,德国政府的其他成员接受了总理默克尔的想法,并推动政府其他部门制定了一项新的、多方面的“中国战略”。直到最近几个月,德国政府才开始改变其公开立场,在谈论“新的大国斗争”时变得更加大胆。在去年11月的一次演讲中,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称,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欧洲“损失最大”。

但迄今为止,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贸易一直是德国对华外交政策的核心,它寻求与中国建立密切关系,定期举行双边政府磋商。此前德国《南德意志报》发表文章称,德国不可以美国对待中国的方式为样板,德国存有很大的同中国打交道的空间,中国不该变异成新的敌对形象,“恐惧”不是良师益友。

德媒认为,德国需要的不是与中国对峙,而是一个融入(中国)的战略。德国在同地球变暖、各种国际危机进行的斗争中,已无法放弃同中国的合作。过去几十年里,德国工业在中国投资累计数十亿欧元,也赚得了丰厚的利润,德国的经济增长取决于中国经济的成就。

延伸阅读:

德国选择党扬言也要“脱欧”?德电视台:或导致欧盟分裂

德国要效仿英国脱欧?据德国电视一台14日报道,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13日通过一份宣言,表示如果欧盟不按照该党提出的要求进行改革,将推动德国脱欧。

德国选择党此次开会主要是为5月的欧洲议会选举作准备。他们在宣言中表示,如果欧盟“不在适当时间内”改革,德国必须脱离欧盟。宣言要求废除欧洲议会,称“国家才能制定法律”。该党还提出脱欧的替代方案,表示会推动解散欧盟,重建一个全新的欧洲经济利益体。此外,宣言还要求德国退出欧元区,拒绝欧洲共同的外交和国防政策。

德国新闻电视台指出,德国选择党的宣言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真走向脱欧,德国将会更加分裂,并最终导致欧盟分裂。英国《卫报》称,宣言草案本来表示,如果 “5年内”欧盟没有按照要求改革,德国选择党就将推动德国脱欧。不过考虑到德国国内目前主体是支持欧盟的,因此最后没把这一内容写进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