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研發高毛利的三力製藥,憑什麼IPO?


低研發高毛利的三力製藥,憑什麼IPO?


近日,原新三板企業三力製藥遞交上市材料,向A股市場發起衝擊。

三力製藥在新三板上業績亮眼,亦曾大手筆分紅,但是“明星企業”衝A,勝算又有幾何?

供應商紕漏百出

公開資料顯示,三力製藥主營業務為藥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線主要圍繞兒科、呼吸系統科、心腦血管科、消化內科等領域。

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三力製藥實現營收分別為3.59億元、5.15億元、6.38億元和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261.01萬元、7487.97萬元、8762.82萬元和5716.45萬元。

低研發高毛利的三力製藥,憑什麼IPO?

三力製藥的主打產品,開喉劍噴霧劑,於2009年正式推向市場。

招股書顯示,其在咽喉疾病中成藥噴霧劑市場中的排名也已趕超桂林西瓜霜噴霧劑而佔據首席連續3年。

低研發高毛利的三力製藥,憑什麼IPO?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開喉劍噴霧劑(兒童型)和開喉劍噴霧劑的銷售收入合計分別為 3.29億元、4.88億元、6.12億元和 2.87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 91.55%、94.91%、95.80%和 95.66%。

兒童型產品銷售收入分別達到2.75億元、4.07億元、5.18億元和2.41億元,成人型產品銷售收入為5396萬元、8162萬元、9318萬元和4555萬元。兩者合計,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超過95%,對公司業績貢獻極大。

三力製藥同時披露了產品結構相對集中,對開喉劍噴霧劑(兒童型)、開喉劍噴霧劑的依賴性較強的風險。

根據招股書,開喉劍噴霧劑(含兒童型)取自經典苗醫驗方,其組方主要藥物有四味:八爪金龍、山豆根、蟬蛻以及薄荷腦。

其中,三力製藥對八爪金龍、山豆根、蟬蛻三種原材料的採購,佔年度採購總額在80%左右。

三力製藥披露的採購合同顯示,其供應商包括亳州市盛龍藥業有限公司、重慶慧遠藥業有限公司、安徽海鑫藥業有限公司、安徽順和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以及安順市寶林科技中藥飲片有限公司。

低研發高毛利的三力製藥,憑什麼IPO?

然而其供應商漏洞百出,多家供應商存在缺陷,嚴重者甚至被吊銷了GMP證書。

產品佔領市場、受到廣泛認可固然重要,同時也包含著風險,供應商存在問題,產品亦有極大可能發生問題,除卻對公司的影響,也將引起公眾的負面情緒,甚至引發社會恐慌。

銷售費用佔比高於同行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三力製藥的費用支出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6.74%、49.69%、51.10%、48.07%。

細看下來,銷售費用額度最高,分別為1.57億元、2.38億元、3.03億元、1.35億元,佔整體費用比例為93.53%、93.25%、92.78%、93.98%。


低研發高毛利的三力製藥,憑什麼IPO?


三力製藥解釋稱,公司銷售費用構成基本穩定,市場推廣費比率較高,主要由於公司專業化學術推廣的銷售模式所致。

“專業化學術推廣”是指:製藥企業以學術推廣會議或學術探討會等形式向醫生宣傳藥品的特點、優點以及最新基礎理論和臨床療效研究成果,並通過醫生向患者宣傳,使患者對藥品產生有效需求,實現藥品的宣傳。

所謂的“專業化學術推廣”主要包括組織課題研究、開展學術論壇、開展學術交流會、多中心開展藥品臨床試驗、專業核心期刊正文等形式。

三力製藥主要是通過專業的學術推廣服務商和公司銷售團隊負責公司產品在合作推廣區域開展學術推廣,實現產品向醫院等終端的銷售意向,公司對學術推廣服務商具有較強的控制力;配送商為醫藥商業公司,主要負責公司產品向醫院等終端的配送。

低研發高毛利的三力製藥,憑什麼IPO?

在A股醫藥公司中,銷售費用規模較高的包括步長製藥、復星醫藥、恆瑞醫藥和華潤三九,2017年的銷售費用分別達到82.87億元、57.91億元、51.89億元和47.5億元,佔營收規模的比例分別達到59.77%、31.24%、37.50%和42.72%。

2017年,三力製藥的銷售費用佔營收規模的比例就達到了47.41%,其主要競爭對手濟川藥業(600566. SH)為52.12%、桂林三金(002275. SZ)為30.82%、江中藥業(600750. SH)為33.43%。

由此可見,三力製藥的銷售費用還是嚴重高於同行其他企業。

研發費用佔比僅為0.83%

再來看看研發費用,報告期內分別為34.44萬元、281.09萬元、270.00萬元、13.63萬元,佔整體費用比例為0.21%、1.10%、0.83%、0.09%。

三力製藥同行業主要競爭對手,2017年度濟川藥業研發投入為1.95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為3.46%,桂林三金為6354萬元、佔比3.93%,江中藥業為5663萬元,佔比3.25%。

雖然中醫藥行業研發佔比均不高,但也普遍高於三力製藥2017年的0.83%。

數據顯示,2017年期間,A股上市生物醫藥企業實現營收6136.6億元,但只有268.16億元投入了研發支出,佔全行業營收4.37%;同期投入銷售費用金額1413.6億元,營收佔比達到了23.04%。

整個A股“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板塊來說,每實現100元的營收,就有23.04元投入了銷售,同時只有4.37元投入了研發。

數據顯示,諾華製藥2017年研發費用89.72億美元,佔營業收入的17.9%,換算成人民幣,這一規模大約是A股全體上市藥企研發支出的2.19倍。

同時,默克集團研發費用102.08億美元,佔營業收入的25.44%,這一數字更是A股上市藥企研發支出的2.49倍。

既然研發經費真的是少到不能再少,再看看三力製藥的員工機構分佈。

低研發高毛利的三力製藥,憑什麼IPO?

三力製藥生產技術人員、銷售人員、管理人員分別為93人、129人、66人,其中生產技術人員包含生產人員與研發人員,並未直接標註研發人員人數。

那再看看員工受教育程度,研究生及以上的學歷程度僅有4人,佔比1.39%,其研發實力著實讓人擔憂。

然而低研發並不能阻礙高毛利。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三力製藥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2.22%、65.04%、66.47%和 65.49%。

財務數據顯示,三力製藥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42%,2017年營業收入幾乎是2013年的4倍。同時,公司歸母淨利潤年均增長也有48%,5年增長4.5倍。

這也正是醫藥企業並不看重研發的原因。

招股書顯示,三力藥業擬計劃募資2.37億元,主要用於GMP改造二期擴建項目、藥品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營銷網絡建設項目。


低研發高毛利的三力製藥,憑什麼IPO?


一個配方足夠一個企業“吃一輩子”,就是三力製藥等企業的縮影。若只是自身經營,並不存在問題,但進入資本市場,未免太過牽強。後續如何,洞察君也將持續關注。

(部分內容來源於券商中國、花朵財經、金三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