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林依晨臺北扮乞丐”,《小女花不棄》成“寶藏劇”?

《小女花不棄》故事內外,都是一部“真香”合集。

故事裡,少女花不棄的愛情初露萌芽,卻發現愛恨至極的蓮衣客和“狗屁柿子”系同一人,而世子也在得知心意後選擇了遠離,目測新一輪打臉現場正在到來。畢竟在這之前,雙重身份的世子便日常遊走在立Flag和打臉的邊緣。

故事外,1月8日播出至今,《小女花不棄》不僅拿下了豆瓣6.3的及格分,貓眼數據顯示,該劇連續多日以8000+的熱度值成為僅次於《知否》的電視劇,且以周播之姿趕超《幕後之王》《天衣無縫》等劇,是市場當之無愧的黑馬,妥妥打臉一眾“口嫌體正直”的觀眾。

對話|林依晨臺北扮乞丐”,《小女花不棄》成“寶藏劇”?


隨著劇情推進,花不棄和世子的感情線快速推進,朱家人的出現也意味著昔日母親的恩仇以及自身的命運即將揭開,“蓮花CP”該何去何從,和大哥莫若菲又有著怎樣的糾葛呢?一點劇讀(ID:yidianjd)對話林依晨、張彬彬、邢恩,聽他們解讀故事內外的精彩。

演員“林不棄”:臺北扮乞丐,苦練臺詞堅持原音

“我有去臺北車站附近的溼地扮演乞丐,把全身能遮的都遮起來,能弄髒的都弄髒”。林依晨一開始就拋出了重磅炸彈,即使演員體驗生活正在成為常態,但光鮮亮麗的女演員為了角色去現實生活中扮演乞丐,看起來仍然是偽命題。她做到了。

其實,這並不是林依晨第一次扮演乞丐,早在其經典作品《射鵰英雄傳》中飾演黃蓉時就有過此類裝扮。在觀眾眼中的角色“雷同”,在她看來卻完全有不同的解讀:“蓉兒她有對精緻華美事物的愛好與堅持,她的扮髒扮醜是表面的,但是花不棄是不一樣的,她本來就是這樣”。

對話|林依晨臺北扮乞丐”,《小女花不棄》成“寶藏劇”?


拆解並完成角色,是演員的基本功力。在林依晨的詮釋下,花不棄完全是一個市井乞丐,她遊離在乞討維持生活的邊緣,擅長在各種絕境求生,甚至沒有太多的“羞恥感”,比如為了向世子討藥可以不顧名節等,不過她身上的至真至誠至情至性也尤為感人。

“不覺得是犧牲,這是角色本身應該有的狀態,我其實希望更甚,可能造型組要考量在電視上的呈現效果,如果太過真實可能會有點反胃”,當媒體心疼於她的‘犧牲’時,她反而顯得雲淡風輕,為了角色,甘之如飴。

同樣的堅持還體現在她和動物的對手戲上。“狗孃養的”作為劇中很重要的梗,契合了人物花不棄的成長經歷,也推動著故事發展,但是對於林依晨來講,這意味著需要大量和狗狗親近的表演。“和阿黃有幾場戲,它其實很緊張,咬到了我的袖子,還好沒咬到手”,林依晨回憶道,那段時光在她心裡很美好。

對話|林依晨臺北扮乞丐”,《小女花不棄》成“寶藏劇”?


表演上的下功夫之外,林依晨還大膽採用了原聲。“臺詞和畫面要有最強的連接,不管是情感或者是說普通話的準確度,都希望可以和角色產生最強的連接”。飾演陳煜的張彬彬也對媒體透露,林依晨在現場便聘請了表演老師,並請臺詞老師糾正自己的普通話。

有趣的是,林依晨的普通話也帶給現場不少歡樂,甚至直到今日,談起來仍然笑聲不斷。事情緣起林依晨說臺詞“出手相救”,卻因普通話問題常常說成“豬手相救”,這讓一向對自己的大手比較滿意的張彬彬“哭笑不得”。“豬手相救這個梗基本上承包了整部戲的笑點,只要我穿上蓮衣客的衣服,就會想起來”,張彬彬說道。

最後,不諱言,林依晨在《小女花不棄》中的原聲雖然不可避免的遭遇了一部分質疑,但網友的接受度也在逐漸提升。相比市面上配音帶來的角色“傻傻分不清楚”,林依晨的堅持也正在成為很多演員的選擇,而未來,相信他們能夠為觀眾帶來真正的表演視聽盛宴。

寶藏劇的歡脫日常:80後*90後的神奇化學反應?

小身體爆發巨大能量,形容林依晨再準確不過。相比“偶像劇女王”時期的高產,近年來的林依晨保持了舒緩的工作節奏,82年的她看起來更有一種“老戲骨”的通透:“如果不設定自己的職業壽命,只是10-15年,所謂女演員最光鮮亮麗的時候,我想有挺長的時間,去沉澱更多角色”。

這樣的理念之下,很多人會好奇,她為什麼接拍了看起來和之前角色“差不多”的花不棄。“喜歡劇本”,林依晨的理由非常直接,在她看來,這個故事情節精彩、節奏不拖沓,角色鮮明,並直言“當你看一本小說會欲罷不能,好好拍成電視劇會有同樣的效果”,而《小女花不棄》正是那本讓她欲罷不能的小說。

對話|林依晨臺北扮乞丐”,《小女花不棄》成“寶藏劇”?


選擇劇本只是第一步,演員之間良性互動往往可以帶來影視效果的加倍呈現。以近期播出的劇情為例,花不棄的表白被拒,陳煜在蓮衣客和世子的雙重身份中掙扎,再加上之前的假摔、假暈等趣味互動,更是被網友調侃為,“戲精CP”。而這段“戀愛中的男女攻防”,卻是82年的林依晨搭檔93年的張彬彬來完成的。

《小女花不棄》用事實證明,演技才是硬道理。“(年齡)數字上的差距並不是主要該害怕的東西,而是你在演出時,有沒有認真去體驗你年輕時候,或者是好好感受你有一點資歷、歷練之後的狀態。這都是留存下來的作為戲劇上的養分。”林依晨很自信。

在林依晨飾演的花不棄身上,我們看到了顛沛流離掩蓋下的少女的天真狡黠,這樣的表演也讓張彬彬、邢恩等演員快速找到了狀態。“林依晨老師演的非常真,傳遞給我的東西,我也會真情的回給她”,女扮男裝飾演莫若菲一角迅速圈粉的90後新人演員邢恩直言。劇中她和林依晨亦有著大量對手戲。

對話|林依晨臺北扮乞丐”,《小女花不棄》成“寶藏劇”?


“她(林依晨)真的像是一個少女一樣,完全沒有任何的年齡感,反而覺得我比她大,溝通起來沒有任何問題。”相差11歲的張彬彬直言。年齡差沒有成為他的難題,不過首次挑戰雙面角色,俠客蓮衣客和紈絝世子,也為張彬彬的表演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尤其是恐高問題。

“蓮衣客動不動就站在很高的樹上,沒有任何可扶的東西,雖然背後有威亞的繩子,但我還是會害怕”,張彬彬坦言當時的自己只能在心裡默唸,“我是一個很厲害的大俠”。而不論是當初的惺惺相惜,還是歡樂或是恐懼,最終都化為如今的笑談,這背後正是

演員對錶演純粹的追求,亦是《小女花不棄》最大的魅力。

古裝題材同質化嚴重,《小女花不棄》的“彎道超車”

將近十年時間,古裝劇向市場證明了它的號召力,只是在經歷了《甄嬛傳》帶來的古裝爆發時代、《琅琊榜》帶來的古裝質感時代、以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帶來的古裝流量時代之後,《小女花不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市場寵兒。

一方面,它的故事套路並不算新,甚至是市面上常見的“舊瓶裝新酒”,當然這主要是因為原著小說的“歷史悠久”;另一方面,林依晨張彬彬等人雖然演技在線,但角色並沒有給到大眾眼前一亮的感覺。這樣一張牌,為何卻成為市場上的一匹黑馬呢?

“看多了那些吃飯喝水、走路落座、舉手投足處處周到的正劇,厭倦了從頭到尾金科玉律權謀利益的故事,遇到這樣一部撇開了雜念,撒了歡的插科打諢,輕快爽朗的不正經(的劇),去度過這個充滿負能量的年末,也不錯。”來自豆瓣網友的這句話,或許正是突圍關鍵。

對話|林依晨臺北扮乞丐”,《小女花不棄》成“寶藏劇”?


市場層面,2018年末,劇集市場以《大江大河》《知否》強勢挽尊,但也讓市場沉淪在一片“周正”中,無論是前者聚焦改革風雲,後者系封建女性生存圖鑑,都不免帶有正劇的影子。相比之下,《小女花不棄》的輕喜劇風格,似乎在年末歲初來的“剛剛好”。

而立足該劇,《小女花不棄》一開始奠定的便是

輕鬆搞笑下飯劇的路線。在這個基礎上,女主花不棄的戲精人設,古靈精怪以及各種耍寶搞笑都服務於劇情推進,同時傲嬌世子輾轉雙重身份之間也以打臉合集引爆網友槽點,當蓮花夫婦集體化身“戲精CP”,怎能不直戳網友笑神經呢?

在搞笑之餘故事的主線也非常完整。一開始交代的“聖女”身份是故事主線,七王府、莫府、明月山莊以及後來的朱府都是圍繞此展開;隨著花不棄的轉移,故事的核心也向不同的支線傾斜,豐滿又不凌亂;而前期推進的莫府支線和王府支線裡,花不棄和莫若菲、世子之間的不同互動也強化了看點。

對話|林依晨臺北扮乞丐”,《小女花不棄》成“寶藏劇”?


近年來,類型劇、分眾化喊得響亮,古裝題材作為最具觀眾緣的存在,自然也延展出了無數細分類型劇。2018年《延禧攻略》的宮廷劇,《香蜜》的仙俠劇,以及《將夜》的玄幻劇,都是其中代表,顯然,題材細分已成趨勢,重要的是如何站穩風口。

“要有不同方向上的考量,歷史正劇要考究和堅持,輕喜劇設置不那麼嚴肅,主要以劇情走向為主”。林依晨挑選古裝劇本的標準或許可以作為答案。換言之,也就是類型劇之後的極致化,盲目追求混合元素、試圖吸引所有觀眾,反而會適得其反。而這亦是《小女花不棄》從劇集層面突圍的原因。

隨著劇情推進,播出也正漸入佳境,雖存在一些問題,但瑕不掩瑜,後續不妨繼續鎖定觀看蓮花夫婦的“日常攻防戰”,尤其是在歲末年初的時刻,博君一笑,歡喜下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