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這個石門傳說,你知道嗎?

提起蓬溪的石門埡,附近的人們就會想到這樣一句俗話:“石門對石鼓,金銀二萬五。”

遂寧這個石門傳說,你知道嗎?

從蓬溪通往潼川府(今三臺縣)的大道走十多華里,路旁有一山埡,小地名叫“石門埡”。傳說,從前這埡口上有應茅草棚,裡面住著一位老頭兒,靠打草鞋來養活自己。家裡很窮,一眼可以望盡,一棒打去擋都不擋,穿的在身上,吃的在肚皮頭。可是他有個捶草的石頭棒,經過年長日久,光滑發亮,隨時放在身邊,不離左右。這條路是馳名的川北大道,大路上的行人,來來往往,穿流不息。

遂寧這個石門傳說,你知道嗎?

有一天,有兩個出門人,一個年長,一個年少,手持得禮包裹。 弓身來到草棚歇息,突然發現老頭兒那刺手特行囊包裹,非常詫異,年長的便問:”請問老大爺,你身邊的石樣,那個石棒賣不賣? 這石棒跟了我幾十年,我全靠它來維持生活,我不賣的。老頭兒邊打草鞋邊回答。心想:這石棒使用慣了,捨不得,二來值不到幾文錢, 隨便應付過去就算了。行人正經地說: “老大爺,你若是要賣,我給你三百兩銀子,足夠生活了。買你這根石棒行嗎?”老頭兒聽進耳裡,心想:一雙草鞋值幾個錢, 這石棒給我三百兩白銀,哪有這樣的好事?賣了又去找個就行,便喜皮笑臉地說:“老兄, 你真的要買,我賣給你。“真的要買。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行人直截了當地答。

遂寧這個石門傳說,你知道嗎?

“老兄,你出三百兩銀子買這石棒棒有何妙用?”老頭想探探底細。“需者為貴嘛,自有妙用。” 行人哪能告訴賣者的用途和貴重價值啦。事成,錢貨兌現,一手交銀子, 一手交石棒棒。 行人趾高氣揚地說道:“老大爺,金山銀山,叫花子不識神仙。你有眼無珠, 不識貨,你哪知道它的妙用啊!”, 用它來捶草很合手,做其它我倒沒用過它。”老頭兒老老實實地說。“你不知道嗎,你草棚後面山上有道石門,裡面的金銀財寶堆積如山。你這石棒兒就是開石門的鑰匙,”那人很得意地說,“石門對石鼓,金銀二萬五。” 這老頭兒恍然大悟,說:“早曉得我不該賣。”又想到賣字不回頭,別無二法。

遂寧這個石門傳說,你知道嗎?

說回來,這同行二人是什麼關係呢?是師徒關係。徒弟在一旁知道這件事的經過,也聽到師傅說石棒的妙用,心窩癢了半截,俗話說銀子是白的,眼睛是黑的,起了賊心,想避開師傅,打開石門獨吞金銀財寶,發個猛財。便問道:“師傅,我們有了鑰匙,何時開門取寶呢?” “還不行。光有鑰匙不頂用,還要一石加二斗白米。” 師傅慢條斯理地說。 “一石二斗白米來做啥?”徒弟問。 “石門內有金狗、銀狗,米就是寶中之寶,當開開了石門,金狗、銀狗就要攆出來傷人。用白米拋去,它就招架不住,這樣才能弄得到門內的金銀財寶。”徒弟聽到這番話,心一橫,不如來個先下手為強,這筆財寶我自個取得,不費吹灰之力,見機行事,暗地準備白米不在話下。

遂寧這個石門傳說,你知道嗎?

一天夜裡, 師傅睡在屋子裡,徒弟一心想到財寶,總想師傅早入夢鄉,耳聽師傅鼾聲入眠,便悄聲沒氣地走來,偷偷地拿了石棒,拷一口袋白米,直往石門跑去。 將百棒在石門上亂擁,不到三五幾下門嘩啦一聲巨響, 開了。 哎呀!裡面金光閃閃,遍地是寶,特別是金牛,銀馬標眼,房屋都是金晃晃的。心想這下可拿個乾淨,多好。

遂寧這個石門傳說,你知道嗎?

誰知一群金狗,銀狗見了生人,撲將出來纏身亂咬, 他急忙取出口袋中的白米朝這群惡狗拋撒,果然惡狗畏縮不前了。徒弟三兩步上前牽金牛反身直往外走,這樣惡狗仍又向他撲衝過來,盯著不放。一口袋米與一石二斗米相比, 實在太少了,哪裡經得住幾次拋撒,眼看所剩無幾,只好拉著牛鼻繩往外走,剛剛人出門,石門就緊緊關閉了,手內捏著半節牛繩在夜光中發亮,鑰匙卻掉在石門內。從此石門永遠閉著,無法再開了。所以,就是現在的石門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