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賢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習近平頒獎

趙忠賢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習近平頒獎

1月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趙忠賢院士(右)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屠呦呦研究員(左)頒獎。新華社圖

中共中央、國務院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劉雲山、張高麗出席大會併為獲獎代表頒獎。李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張高麗主持大會。

上午10時,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在熱烈的掌聲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首先向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趙忠賢院士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屠呦呦研究員頒發獎勵證書,並同他們熱情握手,表示祝賀。隨後,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向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獎。

獎勵大會開始前,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會見了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並同大家合影留念。

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79個項目、7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42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4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6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1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20項、二等獎149項;授予5名外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人物點擊

趙忠賢 用自制爐子“玩”出世界紀錄

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86歲的屠呦呦站在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臺上,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捧回紅彤彤的獎勵證書。

1999年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實行重大改革以來,27人先後問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們中有吳文俊、袁隆平、王選……屠呦呦有三大特別之處: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學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諾獎獲得者。屠呦呦成為第一個捧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女科學家。

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歷簡單:1955年北京醫學院藥學系畢業後,分配到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這位浙江寧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從中醫古籍中獲得靈感和啟迪,改變青蒿傳統提取工藝,創建低溫提取青蒿素抗瘧有效部位的方法,成為發現青蒿素的關鍵性突破;率先提取到對瘧原蟲抑制率達100%的青蒿抗瘧有效部位“醚中幹”。

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世衛組織推薦以青蒿素類為主的複合療法(ACT)作為治療瘧疾的首選方案,過去20餘年間在全球瘧疾流行地區廣泛使用。近年來,ACT年採購量達3億人份以上。從2000年到2015年,由於採取包括ACT在內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約590萬兒童的生命。

9日,另一位捧回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是40年磨一劍、領銜發現“液氮溫區氮氧物超導電性”和“5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並創造55K紀錄”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忠賢。

75歲的趙忠賢及團隊198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集體一等獎,2013年又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趙忠賢身材魁梧,聲音洪亮,透著東北人的直爽和幽默:“我就是個普通人,只要大家說‘這個老頭還不錯’,我就挺高興。”

生於遼寧的趙忠賢是超導“大玩家”。40多年裡,他的團隊用自制的爐子或淘來的二手“土炮”,在“不及今天百分之一”的硬件條件下,“玩”出舉世矚目的重大突破,“玩”出臨界溫度的世界紀錄,“玩”出中國高溫超導躋身國際前列的科研地位。

趙忠賢1964年從中國科技大學學成,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1987年,趙忠賢及其團隊突破被奉為圭臬的40K(約零下233℃)麥克米蘭極限,獲得液氮溫區(約零下196℃)的高溫超導體。傳統理論崩塌,“北京的趙”嶄露頭角。團隊在2008年合成出絕大多數50K以上鐵基超導體,又創造出大塊鐵基超導體55K的世界紀錄。

“你問我遇到困難時怎麼想?就像有人打麻將,即使坐得久了挺難受,也還是想打。我就是在享受著科研過程。”趙忠賢風趣地說,“我每天能夠看到新的事情,很多人享受不到這種樂趣。再說我們也是經常‘和牌’的。”

項目點擊

“活捉”神秘中微子

大亞灣實驗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得主揭曉,“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發現的中微子振盪新模式”獲得殊榮。

這個自然科學領域最受矚目的獎17年來曾9度空缺,可謂慎之又慎,寧缺毋濫。得獎的大亞灣實驗到底是什麼?在攀登科學高峰的途中,中國又抵達了哪個位置?

從時間開始的那一刻起,中微子就無處不在,構成了世界的本源,但人類認識它卻僅有80餘年,還留有許多未解之謎。相關研究在最近28年間已4次斬獲諾貝爾獎。可是,中微子幾乎不與任何物質發生作用,在它的眼裡,地球幾乎是透明的。因此,雖然每秒鐘有億萬箇中微子穿過我們的身體,但我們很難發現它的蹤影。

中微子有多難捕獲?美國科學家雷蒙德·戴維斯因為觀測中微子的開創性工作而獲得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諾獎委員會這麼形容他的工作:“相當於在整個撒哈拉沙漠中尋找某一粒特定的沙子。”

這個世界有一些最基本的物理規律,一代又一代科學家費盡心血構建起了一個“標準模型”來闡述這些規律。可中微子振盪與這個標準模型並不兼容。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近乎完美的模型是否要推倒重建?一個名為θ13的參數這時候成了焦點,大亞灣實驗就是要找出θ13的大小。

找出θ13的大小,就是不僅要“捉住”神秘的中微子,還要讓它開口說話,“交代”宇宙的一個終極秘密。2012年3月8日,大亞灣實驗拔得頭籌:發現了第三種中微子振盪模式並精確測量到其振盪概率。這一成果入選《科學》雜誌評選的“201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並被美國同行譽為“中國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物理學成果”。

截至目前,大亞灣實驗已經收穫了累累碩果,首次報道測量θ13的文章被引用上千次,成為高能物理研究的經典文獻之一。

大亞灣實驗的成功使我國的中微子物理研究向前邁出了一大步,繼續探索中微子未解之謎,將是我國相關研究實現跨越式發展和全面領先的機遇,比如反物質去了哪裡。

拒絕濃縮和兌水

果蔬汁折桂國家科技進步獎

科技不單是“高大上”的太空遨遊,也不僅是“最強大腦”的人工智能,一杯飲料,也可能蘊含突破前沿科技的巨大能量。

9日,依託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的“果蔬益生菌發酵關鍵技術與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6年的堅守,創制了果蔬益生菌發酵上、中、下游全產業鏈關鍵技術創新體系,推動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果蔬精深加工邁向新“高地”。

據南昌大學謝明勇教授介紹,市售胡蘿蔔汁通常為壓榨製成,若需遠距離運輸,則要先行濃縮,運輸到消費地兌水,再還原成果蔬汁。“而我們用篩選到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益生菌種,加工成為能夠遠距離傳輸且實現活菌保存的菌劑,最終通過工業化發酵形成胡蘿蔔汁產品。這樣的果蔬汁在滅菌條件下可常溫保質一年。”

不僅如此,通過益生菌發酵生產的胡蘿蔔汁,β胡蘿蔔素含量可達到市售產品的10~30倍。謝明勇介紹,纖維含量高的果蔬經過壓榨後,為保證口感,往往需要進行去渣處理。而β胡蘿蔔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物質,在去渣過程中與廢渣一同流失。益生菌發酵果蔬汁實現全果打漿發酵,不僅保留了營養素,且不產生廢渣,大大減少了汙染和浪費。

本組稿件據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