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7·18”特大暴洪灾害后,这些村子现在怎么样了?


临夏州“7·18”特大暴洪灾害后,这些村子现在怎么样了?


临夏州“7·18”特大暴洪灾害后,这些村子现在怎么样了?


临夏州“7·18”特大暴洪灾害后,这些村子现在怎么样了?


陈何村村民何伟在重建的新房前学习

走出何有苏家,陈何村村主任牟世华指着一座座新建的家园说:“重建过程中,政府按照人均18平方米的标准进行统一修建。”

记者了解到,受灾后,政府对陈何村19户重灾户发放了过渡安置费,保证了群众重建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并对36户受灾群众发放了每户2000元的临时救助金。同时,对37户受灾户房屋按标准进行了重建。

马明告诉记者:“如今26户受灾群众已搬入新居并通过验收,剩余11户也即将建成,等待验收,争取入冬前全部入住。”

“7·18”特大暴洪灾害发生时,达板镇干部奋不顾身,抢救受灾人员和物资,他们的举动让崔家村的群众感动至深。在恢复重建中,群众把对镇干部的感激,转化为众志成城重建美好家园的行动。

记者看到,部分受灾群众已搬入了新居。在新修家园的墙壁上写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等标语,用美图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知恩感恩教育等内容。

搬入新居的群众都说:天大地大都不如党和政府的恩情大,千好万好不如今天的社会好。

在修建房屋的同时,县上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崔家村苏黑沟塌陷路面修复、淤泥清理及拓宽、街道及受灾厂区淤泥清运、沙子沟拦水坝维修加固、灾后重建墙体粉刷、应急抢险房屋围墙修缮等工程。如今的崔家村面貌焕然一新。

临夏州“7·18”特大暴洪灾害后,这些村子现在怎么样了?


▲ 灾后重建的崔家村一角


达板镇负责人说:“我们在做好防灾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生产,把崔家村建设成居住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美好乡村”。

“7·18”特大暴洪冲出东乡后,就对广河县三甲集镇甘坪等村造成了灾害。

甘坪村10个社的群众分散居住在广通河和巴谢河岸边,是广河县此次受灾较为严重的村子。

在这次暴雨灾害中,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在抗洪抢险中不忘初心、无畏艰险,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最危险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由于汛情发布及时、群众撤离及时,保障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

灾害发生后,县镇村干部一直坚守在一线,积极开展抢险自救,生产生活很快得到恢复。

如今来到甘坪村,很难看到洪水侵袭过的痕迹。短短一百天时间,甘坪村崭新的家园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被毁的道路、桥梁、农田重建恢复得更好了,更坚固的防护堤也修起来了。

抢险救灾的实践证明,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党的领导下,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