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报课外班不看老师资历的都是傻X

给孩子报课外班不看老师资历的都是傻X

马上要放寒假了,鸡妈们从12月就开始打听放假和开学时间以便制定出一套“鸡娃”的假期日程表。

林林总总的课外培训机构纷纷在元旦后的第一周,铺天盖地发布寒假鸡娃班的开课信息。

早晨送娃上学会遇到发传单的,下午接娃放学的时候发单子的更多。有穿起跆拳道练功夫发传单的,有竖起展架摆摊留电话送小礼品的……

教机器人的,装扮了一个变形金刚吸引放学的娃们;教乒乓球的,直接摆了一个迷你球桌乒乒乓乓开打……还有啥“右脑开发”的、“领导力的”……总之就是你想到的都有,你没想到的也多。

给孩子报课外班不看老师资历的都是傻X

01

毋容置疑,学校一放假,培训机构就进入新一轮如火如荼的旺季。不过细想一下,培训机构一年四季就没有淡季。现在的双11,鸡妈们都不是早早在某宝某东忙着添加自己的购物车,而是去培训机构抢课了。

孩子寒暑假,是校外培训机构的黄金期。为啥呢?报学科类补习班的,或有利用假期实现弯道超车的需求;亦或者有开学后不隔三差五地被娃惊吓就行的需求;还有满足假期无法陪伴孩子,担心娃独自在家黑白颠倒“颓废”的需求。

将娃扔到培训机构或者送去五花八门的各类“营地”,作息时间是定好了的,娃好歹也学到点东西,不至于在家黑白颠倒守到电子产品颓废。

给孩子报课外班不看老师资历的都是傻X

02

选择课外班,不外乎以下几种途径:第一是品牌机构,第二是家长的口碑。有的家长选择“名师”,有实实在在一下的任教经历的并且曾经或现在是“特级教师”,所教的学生在升学考试或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的。这类的班,不少是名师自营的,没去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上课地点不是“家带店”就是租的居民小区的住房。

选择机构的,多冲着机构的名头?去的,比如选某思学奥数某方学英语……不仅全国连锁还在美上市,交钱时签合同可以出具正规发票。家长愿意掏钱送去,其实也是报了班后参加考试和竞赛的成绩。

给孩子报课外班不看老师资历的都是傻X

03

对课外班的质量评价标准呢?如果硬拿孩子跟班学习(训练)后的考试或竞赛成绩做标准,恐怕家长会自取其辱。“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别家的孩子能学得很好,你家为啥不能?”就这一句,直接把家长打得闭嘴各自去反思自己的遗传基因和教育方式。

朋友的女儿在暑期参加了一知名培训机构的“199元英语+数学 10课时”的暑期班,后来被告知女儿入选了该机构数学竞赛班。

机构老师三番五次回电话或微信说能入选竞赛班证明孩子有数学天赋且该班名额紧俏。两口子纠结一周,掏钱报了秋季竞赛班。朋友陪女儿上了两月的该班课程,发现授课内容就是“提前超纲”,每周布置的作业需要花不少时间完成,有些还需要自己一遍遍重新讲解。

本以为上了这样的鸡娃班,自己又如此尽职尽责的陪读,孩子在校内的学科考试会稳居班级前茅,但结果却是数学从原来各类考试从不低于90分掉到了80多分。

朋友不顾老婆大人的反对,即使机构不退回剩余课时的学费也坚决将这个班停掉。平日就是按照课本将知识重点夯实了也不刷题。 一月后,女儿数学成绩重又稳定在90分以上。

另外一位朋友在拿到儿子半期考试成绩后,直接开始怀疑儿子的智商。儿子也是从暑假开始在某机构学奥数。本以为秋季这学期孩子的数学自己可以高枕无忧,结果拿到成绩后与数学老师交流,老师直接指出其孩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考这样的成绩是其真实水平的反映。

给孩子报课外班不看老师资历的都是傻X

04

如果貌似清晰的质量评价标准其实是模糊不清的。那么就只有评价授课老师了。

授课的老师,除了从教师岗位离职专心做自营的和悄悄在工余时间兼职的,其履历资质家长可以转弯抹角地可寻,在机构任职的老师资历就鱼龙混杂了。

学科类的培训机构通常的套路就是在内容上超纲。但是,如何将超纲的难度讲得简单易懂讲得透彻,就看老师的水平了。

不少老师根本没有在校任教的经验,所学专业根本和其在机构教的学科不沾边,更不用说懂不懂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了。

所教的内容包括课件。已经标准化,照本宣科即可。教室里专门设置了家长听课专区,要求家长回炉再造的目的是啥呢?你家娃没听懂,你作为家长应该听懂了,娃儿不懂的回家家长教!

老师讲“术”不讲“道”,不少的娃是听得云里雾里,下课后的作业离开教过的例题参照或不看公式就没了解题思路,盯到题目发呆。看到这幅景象,搞得不少原以为娃儿有“学霸基因”的直接开始怀疑娃儿的智商,或者“挖掘”出娃儿“注意力不集中”、“遇到难题不愿动脑子”的“坏毛病”。再接下来是不是家里要上演“河东狮吼”或升级“动作片”就看家长个人修行了。

笔者老公单位同事的孩子,有不少在培训机构任职。有一位在一所二本大学读到第三年开始休学,在外面的补习机构当老师。从入学到现在已经5年,还没大学毕业。但补习班的收入已经买了台宝马5系代步。

另一位海归,回国后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干脆自己租房开了个英语培训班,两年时间,培训班已经开了3家。

05

说机构的老师,不得不说一下英语培训里的外教,名堂更多了。想娃的发音能够“纯正”些的,会咬牙请外教。西人教授一对一,每小时收费不低于380元。

除了一目了然的西人面孔,绝少培训机构能出示外教的教师资格证的。机构对外统一口径“外教均通过我们中心的培训和测试并且考核达标的。”来对付家长。

不少在培训机构任职的西人,是持旅游签证而不是工作签证入境的。还有一些西人会热衷于找中国人结婚,这样可以合法的在中国长期逗留了。

学科类的课外补习如此,艺术体育类还有近两年开始火爆的机器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朋友的儿子6岁,托关系找了一个退役运动员做教练一对一教游泳。背上绑起浮板春夏秋冬学了近一年。娃儿在游泳池里狗刨,教练拿一个长杆子站在池边吼,时不时用杆子去水里戳一下。一年下来,陪时间陪银子,蛙、自、仰、蝶四个泳姿没有一样游会了的。

给孩子报课外班不看老师资历的都是傻X

06

写到这里想起【成都商报】1月13日的一则报道,四川凉山州悬崖村文化旅游项目启动仪式举行,这是村子所在地昭觉县投资最大的旅游项目。据了解,川投集团、成都天友旅游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四川川投天友悬崖至于村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投资6.3亿元。随着“悬崖村被外界关注,游客纷至而来,已有村民被旅游公司相中,从放羊娃变身成为户外旅游、攀岩领队。

如今在家庭支出中,孩子的费用占去家庭收入很大的一笔。培训机构的学费几乎年年上涨。

单位一同事不久前生了二胎,前去到货。不想同事大倒苦水说倍感二胎出生后带来的经济压力。两口子年收入13万左右,老大读公立小学,每年各类课外班费用4万多,假期还带孩子旅游以便完成“游学报告“,每月要还房贷,逢年过节还有推不掉的应酬,必须发的红包……日子不富裕也还过得去。

老二出生,算了算开支,老公已开始在外兼职。

家长辛辛苦苦打拼,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但是,送去的这些机构,真的是够专业真的对得起家长的血汗钱吗?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经作者同意在本平台发送。欢迎各位粑麻分享到朋友圈;若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亦为-青少年教育”和原作者,否则我们将究其责任。

“亦为青少年教育”微信公共平台(微信号:see_do_get),关注每一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