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一周|从华为看深圳,从深圳看华为

本周,深圳进入“两会”时间。

《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从初步预计结果来看,深圳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取得了GDP突破2.4万亿的好成绩,经济总量首次跃居亚洲城市前五,引发广泛关注。

本周,几乎在同时,另外一件事把公众的目光聚焦到了深圳——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位于深圳坂田的公司总部,连续接受了国内外媒体的集中采访。

本周二,也就是1月15日,任正非与CNBC、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多家西方知名媒体记者举行了“圆桌会”。时隔一天,17日下午,74 岁的任老板又与国内十余家媒体举行了一个半小时的座谈,并分别接受了央视、深圳卫视两家电视媒体的专访,首次对孟晚舟事件、5G发展、海外业务发展的新挑战等一系列热点问题作了公开回应。18日,任正非又会见日本部分媒体记者。

如此高密度的媒体公关行动,对于华为这样行事向来低调稳健的企业巨头而言,实属罕见。对此,任正非也坦言相告:“见媒体是公共关系部逼的,他们说,这段时间我们要给18万员工和广大客户都要传递信心,让他们多了解我们、信任我们,也同时给社会释怀,其实我们没有遭遇多大困难。”

在深视君看来,今天的华为,无论是经营成绩,还是一系列技术创新,都是深圳的城市骄傲。

从华为看深圳,从深圳看华为,这便是本期深政一周的主题。

深政一周|从华为看深圳,从深圳看华为

基础研究

创新被认为是深圳亮眼的城市名片。深圳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名片,离不开这座城市内所有单元体的共同努力。华为正是这些创新单元体中特别闪亮的一颗。

华为对于研发的投入,力度之大、金额之巨、历时之久,为国内企业罕见。有媒体公开报道数据显示,华为在2017年和2018年的科研投入,分别为138亿美元和150亿美元。此次访谈中,任正非表示未来5年将投入超过1000亿美元用于研发,他更是直言“如果我们还是等着产业分工,不进入基础研究,就有可能落后于时代。”

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接近全球最高水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今年开年,华为在创新领域捷报频传——推出业界最高性能的处理器鲲鹏920芯片;“新一代刀片式基站解决方案研制与大规模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任正非在采访中还透露,华为在光子交换以及热学方面的研究,同样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同样,在年初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深圳主导或参与的共有16个项目受到奖励。此外,2018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继续全国领先;设立全国首个50亿元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新组建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等新型基础研究机构10家。

拥有一系列顶尖的科研成果,并不会让华为就此止步。而拥有华为这些创新单元体和诸多亮眼的创新成绩,深圳也并未满足。

对此,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没有基础科学的支撑,技术创新也是无源之水。并强调,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确保基础研究投入比例不低于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30%,他也希望更多像华为,还有腾讯、平安这样的企业投入基础研究。今年,陈如桂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基础研究”,就多达六处。陈如桂表示,未来深圳将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深政一周|从华为看深圳,从深圳看华为

营商环境

创新的基因,已经融入深圳以及包括华为在内的诸多深企的血液。但是,在许多人看来,华为与深圳的关系其实颇为微妙。

去年,“华为外迁”的消息曾一度引发各方关注。对于这一问题,王伟中去年下半年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就毫不回避地回应说,外迁是企业的自由,营商环境的改善是政府的本分。王伟中还透露,他曾婉拒任正非提出的有关签定不离开深圳的协议,“如果深圳的发展环境,营商的环境不适合您发展,我都会劝您离开。”

在深视君看来,在如今的开放大潮下,企业想要发展壮大,走出去拓展发展腹地已是不可逆的必然趋势。城市想要发展,更不可能把区域内的企业限制在自己所管辖的一亩三分地,这也是深圳应有的格局和胸怀。

正如王伟中在一次会议上所说的,对于华为这样的企业我们就是要心胸开阔地做好各方面服务,营造好营商环境。

陈如桂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去年深圳通过推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四个千亿”措施,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400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0%,比全市生产总值7.5%的增长还高了四分之一。

这正是深圳要给华为们吃下的定心丸。

深政一周|从华为看深圳,从深圳看华为

一波又一波热点事件将华为推入了各界关注的暴风眼中。同样,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并创下亚洲第五的成绩,深圳获得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华为在“攻入无人区”,深圳要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强国城市范例”,这都需要有“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的使命担当,也需要“不惹事,不怕事”的胆略气魄。

因此,回看两件大事并行的本周,我们感觉到,这家企业以及这座城市,都已经走到了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这一点无法回避,更无须回避。

哪管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任正非和华为本次应对媒体的自信、从容的态度,来源于华为多年发展积累的底气。

而刚刚走过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又站在建市四十周年的深圳,也拥有这样的底气。

面对成绩不骄傲自满,面对危机不自乱阵脚,面对短板努力补齐追赶,面对难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本周的深圳政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