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上車就要關掉“自動啟停”,不是說可以省油嗎?

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的發展,汽車的功能也是越來越多,“自動啟停”這個功能大家還記得嗎?發動機自動啟停這個功能是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如果遇到停車或者紅燈之類需要停車的時候,發動機會自動熄火。而當再次需要前進的時候,系統會自動啟動發動機的一個系統。這樣做的確是非常省油,而且也不傷車,但是為什麼許多車主一上車就會關掉這個功能呢?

為什麼一上車就要關掉“自動啟停”,不是說可以省油嗎?

第一,節油率可以達到10%左右

自動啟停這項技術的確是可以省油的,這項技術也是通過驗證的。美國通用公司就做過實驗,搭載自動啟停的車子,節油率達到了10%左右,可以說非常可觀了,尤其是在如今國內油價飛漲的時代。

而且德國也有一個公司做過類似實驗,平均節油率在8%到15%左右,而且越堵,排量越大,效果越明顯。

為什麼一上車就要關掉“自動啟停”,不是說可以省油嗎?

第二,自動啟停並不會影響汽車部件使用壽命

自動啟停是一套系統,他作為一個熱啟動技術,再配合一個特殊的起動機,以及專門的設計,他在實際中是不會減少車輛部件的壽命。所以說,開自動啟停是可以省油的,而且不用擔心汽車壽命減少問題。

但是為什麼我上車之後就會把它關掉呢?許多老司機也是和我一樣的做法。

為什麼一上車就要關掉“自動啟停”,不是說可以省油嗎?

首先就是,自動啟停影響我的駕駛體驗。

自動啟停這個技術天生是有噪音和震動的,你不發動的然後你突然發動起來,聲音是肯定存在的,無非就是多少的問題。這一點上可以說的確是影響我們的駕駛體驗,就算是其他人乘坐的時候也會感到非常煩躁。

自動啟停的噪音分貝也是非常的大,超過了人耳舒適的分貝,這一點也是許多司機選擇關閉它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一上車就要關掉“自動啟停”,不是說可以省油嗎?

其次,自動啟停不順暢,有明顯的空檔。

畢竟,再先進的自動啟停設備,也無法做到無縫銜接。有一項專門的研究報告指出,關於發動機自動啟停的參數,也就是發動機自動熄滅到再次啟動的時間。

大部分的發動機從停止到再啟動,都要消耗0.4秒到0.5秒的時間,這點時間人類還可可以察覺道的,也就是我們常常會感覺“咯噔”了一下。

為什麼一上車就要關掉“自動啟停”,不是說可以省油嗎?

那麼對於自動啟停這個功能,你們是不是也是認為他有點“雞肋”,當然這是對於老司機來講。還有你們上車之後,是不是也是常常會關掉這個功能呢?歡迎大家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