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英雄一世,沙场斩敌无数,然终究敌不过世道人心,被残忍冤杀

此人英雄一世,沙场斩敌无数,然终究敌不过世道人心,被残忍冤杀(说历史的女人——第406期)

此人英雄一世,沙场斩敌无数,然终究敌不过世道人心,被残忍冤杀

在中国古代史上,可谓是英雄辈出,盖世无双如项羽,文武兼备如韩信,但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武可比项羽,打仗可比韩信。但是似乎命中注定,古来英雄皆寂寞,皆悲剧,皆成为“英雄气短”的传说。此人英雄一世,在沙场上斩敌无数,然而终究敌不过世道人心,最终被残忍冤杀,堪称中国古代武将群体中一个非常特殊的代表。今天说历史的女人就跟各位看官来说道说道此人。

他并非别人,乃是李存孝。但李存孝并非其原来姓名,他的原姓名为安敬思。虽然在史载中,对于安敬思的家庭背景没有具体详细的记载,比如他的父母家族等信息,都是空白。但是通过他的本名敬思来看,能够取如此名字者,想来绝非目不识丁之家,应该是有诗书传统的家庭,或者父母其中一人具有一定的儒家文化修养——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很有根据的,尤其是经八王之乱引发的五胡乱华之后,造成的胡汉杂居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不过有史学家认为这并不全是坏事,坏的一方面是汉人的血统不如以前那么纯正了,但是好的一方面却是汉人的儒家文化却渗透到了胡人等游牧民族的基因里。此是题外话,回头另说,今天我们继续看李存孝的个人资料。

此人英雄一世,沙场斩敌无数,然终究敌不过世道人心,被残忍冤杀

此外,史载中倒是给出了安敬思的另一个信息,那就是他的出生地及民族,他是代州飞狐人,此地按照今天的地理划分来看,就是今天的山西省灵丘县。代州之名,也是从隋开始叫,此地或为游牧民族之地盘,或为汉人统治之地盘,总之多为杂居之地,民风都比较彪悍。而史载中安敬思也并非汉族人,其为沙陀族人。沙陀族属于西突厥的一个分支,主要活动范围在新疆博格多山南边、巴里坤湖的东边,因此还有一个别号叫沙陀突厥。不过在唐代的史料文献中,一般都记载为处月(朱邪)。沙陀这支力量在历史上,还是留下了精彩的一瞬,自唐代末期忽然迅速崛起后,先后建立了三个政权,分别为后唐、后晋、后汉。

安敬思出生的时间,或者他少年时,唐朝已经开始没落,各地起义不断,最为影响巨大的就是黄巢起义。因为唐朝政权的腐朽,各地起义不断,少年安敬思的老家也不得安生,发生了战争。不过安敬思的运气不错,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部队抓为俘虏,后因其聪明伶俐,被安排到李克用的帐前听差。李克用见此子是个可塑之才,于是就收为义子,反正李克用喜欢干这种事,他前后一共都收养了十二个义子,外加李克用的亲生儿子三太保李存勖,合起来号称“十三太保”。

此人英雄一世,沙场斩敌无数,然终究敌不过世道人心,被残忍冤杀

成为李克用养子后,对于安敬思的命运发生了两个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改名,李克用为安敬思改名为李存孝,从此之后,李存孝这个名字将响彻历史和演义等各种版本。第二个转变是李存孝得到了更好的训练,把他的潜质终于发挥了出来。根据史载的时间来看,李存孝的勇武和善战这些亮点都是在成为李克用养子之后展现出来的。

李存孝的勇武和善战在历史记载和演义戏说中,都有非常精彩的描述,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一般来看,很多历史人物的正史形象和演义形象总是不同的,但是搁在李存孝这里,似乎完全不存在了。我们可以先看一下正史的记载。史书记载:

“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通过这几句记载来看,李存孝之勇武、善战都跃然纸上,而且更令人惊叹的是,他每战必胜,斩敌无数,是位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此人英雄一世,沙场斩敌无数,然终究敌不过世道人心,被残忍冤杀

在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李存孝被描写成了唐朝末期第一猛将,其原因仍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尤其是其天生神力,而且他的神力达到了“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程度。被誉为和演义《说唐传》中李元霸相匹敌的人物,还和正史中的战神项羽并列,说“将不过李,王不过项。”

有关李存孝的具体战绩,正史和演义都非常精彩,总的来看,主要有三大点:

第一点生擒唐末名将邓季筠。邓季筠是宋州下邑人,曾经参加过黄巢起义,后来黄巢兵败,邓季筠就算是改邪归正,投降了唐朝朝廷。在景福二年,晋军攻打邢台,邓季筠率军抵抗,邓季筠单骑来回冲杀,守卫有功,开始了自己的升迁之路,先后官拜登州刺史、郑州刺史、都指挥使、华州防御使等。可见这邓季筠也是久经沙场的名将,可是在高平与晋军大战时,这一回晋军的将帅是李存孝,双方开战,邓季筠拍马来打,却被李存孝生擒。

此人英雄一世,沙场斩敌无数,然终究敌不过世道人心,被残忍冤杀

第二点是率领18骑兵攻取长安,不过此事出自《残唐五代史演义》,其可信度自然不高。但是虚构都来源自现实的启示,所以,我们在正史中还是挖出了一些资料,虽然李存孝没有18骑兵之说,但是在历史记载中,李存孝却有500飞虎军之说,说的是李存孝手下有500名亲随壮士,个个勇猛异常,号称飞虎军。这500名壮士追随李存孝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极大的功劳。

此人英雄一世,沙场斩敌无数,然终究敌不过世道人心,被残忍冤杀

第三点是李存孝数合败王彦章。这一点主要体现李存孝的武力值。王彦章,我们都很熟悉,号称铁枪王或王铁枪,他骁勇善战,堪称五代第一枪王。但是如此牛人,在李存孝的手下却走不过几个回合,足见李存孝之无敌。

李存孝如此善战,若能善用,则威力无穷。可是有一句怎么说呢,武功再无敌,都敌不过令人难以揣测的世道人心。话说到了公元892年,李克用派遣四太保李存信带兵去配合李存孝攻打王镕、李匡威的十大大军。结果因为二人向来不和,都观望对方,而不进军。后来四太保李存信就回到李克用那里诽谤诬陷李存孝,说李存孝有谋反之心,故意不出兵攻打。

此人英雄一世,沙场斩敌无数,然终究敌不过世道人心,被残忍冤杀

这消息传到李存孝那里,他非常害怕,就选择了脱离李克用,归顺了唐朝朝廷。第二年,李克用就统兵来讨伐李存孝,后因城中粮尽。到了公元894年的3月份,李存孝站在城墙之上,对围攻的李克用说了一番话,至今听来还颇感伤:

“孩儿我蒙受父王之厚恩,怎么会愿意不惜父子之情而投靠您的敌人呢?这都是因为(李)存信谗言诬陷逼迫所致,如今我只想见您一面,然后就去死掉,也算无憾了。”

此人英雄一世,沙场斩敌无数,然终究敌不过世道人心,被残忍冤杀

李存孝投降出城,但被李克用押回太原,以车裂之刑处死。李存孝英雄一世,在沙场上杀将斩敌无数,功劳卓著,然无论武力如何高、功劳如何大,都终究敌不过险恶的世道人心,因李存信的诬陷算计,以及李克用的轻信,最终导致被五马分尸、残忍冤杀。英雄气短,不过如此。英雄,注定是要以悲剧收场,是以活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为最大荣耀。

此人英雄一世,沙场斩敌无数,然终究敌不过世道人心,被残忍冤杀

李存孝去世后,被安葬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山风峪沟口的太山之脚,不过因李存孝之英雄气概,深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李存孝也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山神。后人常建庙宇,以祭拜,或祈福,或祈平安。李存孝九泉有知,也会深感欣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