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书评: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

据统计,除掉睡眠,人的一辈子只有一万多天。人与人的不同在于:你是真的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生活了一天,却重复了一万多次。这是一个很让人抓心的话题,也是一个鸡汤泛滥的话题。

我们存活于世,都渴望追求幸福的人生,可是,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我们又该怎样走向幸福的人生?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这本书中给了我们解答。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这不只是一本励志书。书中作者将MBA课程理论用于人生规划和生活,作者不是像灌输知识那样,告诉读者要如何改善自己的人生,而是提供宝贵的思考方法,让你自行设定有意义的人生旅程。

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哈佛商学院教授,五度荣获“麦肯锡最佳论文奖”,荣获2011年《哈佛商业评论》 “当代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第1名。

詹姆斯‧奥沃斯 毕业于澳洲大学及哈佛大学商学院,并取得贝克学者之衔。曾任职于博斯顾问公司及苹果公司。

凯伦‧迪伦,毕业于康乃尔大学、西北大学新闻所,曾任《哈佛商业评论》编辑。2011年时被社会企业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及启发性”的女性。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把寻找幸福生活的过程分成了三大模块,分别是如何取得事业的成功,如何保证亲人、朋友的和谐以及如何坚持正直的自我。

第一:如何获得事业的成功。

1、选择你热爱的工作

我们所说的成功的事业,是对自我的事业有强烈的满足感,想到自己的工作不会觉得是负担,反而感到充实。

在确定自己的事业之前,想一想,是什么在主导着你,是受外部经济刺激的影响,为了保障生活获得金钱,还是受内在动力的影响,为了收获认可和个人成长?很显然,受内在动力影响选择工作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也更容易收获幸福感。当然,有人会说,先追求经济保障,之后再选择正真喜欢的工作,但事实是往往等不及改变,就沉沦在更高的经济追求中了。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小孩玩拼图,一组给钱,一组不给。时间到了之后,一组小孩立马放下手中没拼完的拼图,领完钱立马就走,而另外一组小孩仍然玩的兴致勃勃。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源自于金钱的工作,它并不能给你带来满足感,反而是人生的一种负担,源自于内心喜欢的工作才能激发你的潜力,让你收获快乐。

2、用心配置你的资源

我们的资源,包括时间、精力、财富、能力都是十分有限的,而工作和生活中有太多的“项目”在争夺这些有限的资源,我们常常会把这些资源放在短期的、立竿见影的活动上,而忽略了长期战略。

比如,作为又上班又带孩子又要做家务的我,在单位尽量完成每日的工作,在家就陪孩子(很重要),孩子睡着就学着在网上写点东西(这是我的长期目标),最后才是做家务的时间(这一块能快就快,能省就省)。

第二:如何维护家庭、朋友的亲密关系。

工作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亲人和朋友的亲密关系带给我们的是则长久的幸福感。

1、家人、好友

想一想,在你的资源配置里面有没有花时间陪家人、好友,你是不是一下班就拿着手机不停的刷微信,却不肯看你的妻子(或者丈夫)一眼?虽然你在朋友圈里不停的给好友点赞,可实际上你们已经好几年没坐在一起喝口茶、聊聊天了?多留点时间给伴侣吧,哪怕一个一分钟的拥抱,一句耳语呢喃,都会让他开心不已。多留点时间给朋友吧,哪怕花几分钟打个电话,聊聊最近的生活状况,也好过你那毫无意义的“点赞”。他们会感受到你的真心,并且用同样的方式来回馈你。

2、你的孩子还是你的吗?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给了每个家庭太多的压力,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资源,我们常常把孩子“外包”出去,让他学画画,学钢琴,学游泳等等,可事实上,那些外包商根本不了解我们的孩子,也不愿意去了解,他们只让我们看到孩子的表面成绩,而具体的生产过程比如:孩子快乐吗,他得到了什么能力,受到了什么启发?......这些“外包商”不擅长,而我们擅长。不要放弃培养孩子能力的环境和机会,这是上天赋予每个家长的权利,也是我们家长该尽的义务。

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

人们在工作中失败,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缺乏经验,所以,让孩子多经历自己的生活。出去游玩或者做家务时,给孩子分配任务,让他们自己完成,他们会思考该如何去做,在实践中就学到了领导力、组织能力以及责任感。

第三:如何坚持正直的自我

事业和生活的幸福来之不易,但有时你只错了一步,就全盘皆输,埋葬了所有的幸福。

正确的道路就是不开第一道口子,比如不收贿赂,不吸毒品,只要尝试了一次,就会走上不归路,永远不要开第一次的先例,因为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更容易。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神奇地将励志书和企管经营书合为一体,它给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点出了生活的迷津,适合各式人学习,你从商可以学到管理理念,这些理念同样适用于家庭,适用于生活。

如果,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何乐不为呢?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书评: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