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騙局:卡在身上,但錢不見了,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另有蹊蹺?

說起銀行卡,想必現代人都並不陌生。伴隨著科技不斷創新,支付方式五花八門,無現金時代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而主流的支付寶座,依然被某信某寶佔據。但萬變不離其宗,每次交易始終離不開銀行監管,也必須依附銀行這座“大山”才能安全順利完成交易。

多年來,犯罪分子利用銀行卡詐騙的案例數不勝數,雖說銀行方面有一定的“責任”,不斷的完善制度,修復漏洞。但犯罪分子總能找出破綻,擊破漏洞,詐騙錢財。

每每寫到這裡,小編心裡都無比酸楚,因為,接下來小編揭露的騙局,不知道又有多少無知百姓,已經上當受騙。不管是雨後春筍還是事後諸葛,都希望看到的朋友們,動動手指頭轉發出去,避免其他人上當受騙。

最新騙局:卡在身上,但錢不見了,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另有蹊蹺?

銀行卡在身上,但錢不見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據媒體最新報道,十一月中旬開始,警方相繼接到了大量群眾的舉報,稱自己的銀行卡明明帶在自己身上,寸步未離,但錢卻不翼而飛了。對此,警方在經過大量摸排調查之後,揭開了這一事蹟的真相原委。

這並不是一種高明的騙局,只是犯罪分子利用了銀行的漏洞而已。

我們都知道,以往的銀行卡都是磁條銀行卡,由於他的成本低廉,易於使用,管理,攜帶且有一定的安全性等,被推崇到各行各業廣泛應用。但同時也伴有些許的不穩定因素,如受折、受壓、高溫或劃傷等因素,都會影響銀行卡的正常使用。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可以複製,具體過程就不在這裡詳細敘述。而以往的犯罪分子,也正是利用的這一漏洞,進行詐騙行為。

這些手法,實際上銀行方面早已知曉。在推出的最新的芯片銀行卡里,也有效的堵住了這一漏洞,同時推出了閃付功能,而這一最新措舉,雖說很大程度改善了,每次交易都需要輸入支付密碼的環節,提高了交易效率,但也有不可控風險暗藏其中。也應徵了任何事物有利有弊的這一說法。

對於芯片銀行卡,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的確降低了銀行卡被複制的帶來的風險,但也潛在了一個致命的痛點,那就是免密支付。要知道銀行的這項措舉,其初衷是方便群眾,提高自身效率,大多銀行的免密支付額度,基本都控制在一千元以內。也就是說,持卡人在消費一千元以下的額度,是不需要輸入支付密碼,只需揮一揮,即可完成交易。

最新騙局:卡在身上,但錢不見了,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另有蹊蹺?

那麼問題來了,犯罪份子是不是可以利用這一漏洞進行詐騙呢?答案是:yes!

現今,大多數人的銀行卡,一般都會放置卡包,裝進皮夾,男性一般都放置屁兜或者上衣裡面;女性則一般都放置在自己的手提包裡。而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這一漏洞,進行詐騙行為的。首先,他們會拿著事先設置好的POS機,金額一般都會設置在一千元以內,放在自己的手包裡面。然後,出沒在各大人群比較密集的地點,如步行街,商城,車站等。最後,來回不停的穿梭在人群當中,一圈下來就會“收穫”不菲。

最新騙局:卡在身上,但錢不見了,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另有蹊蹺?

那麼我們該如何防範呢?發現被盜刷又該如何處理呢?

1:其實不難,想要自己的資金安全,就不要嫌麻煩,果斷關閉閃付功能,你又不是企業老總,並不是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輸入密碼也就幾秒時間,耽誤不了你太多的“寶貴”時間。

2:如果你的時間實在“寶貴”,在沒有關閉閃付功能的情況下,出沒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發現有可疑人員拿著手包對準你的皮包時,那就得務必多家留意。

3:發現被盜刷之後,應當立馬撥打該銀行客服,進行口頭掛失凍結,然後,到銀行處理相關後續事宜。或報警詳細講述被盜過程,如時間、地點、人物、被盜數額及次數等,之後等待警察跟進。再有就是到附近的ATM上取款,將密碼輸錯三次,銀行會自動凍結該卡,或者製造吞卡事蹟,作為憑證,證明銀行卡在自己手上,該交易為犯罪份子所為。

最後提醒朋友們:年關將至,犯罪份子也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大撈一筆過個“肥年”,小編再次提醒朋友們,遇到類似情況,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和建議,請在下方留言交流!如果你喜歡小編的文章,請點擊關注【套路大觀園】V信同號,每天都有騙術套路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