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關系為何能“堅如磐石”

最近一段時期,在美國保守派關於“新冷戰論”依舊頻頻出現在報紙網絡上時,美國一些學者對於中俄關系也出現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中俄已經形成戰略聯盟,未來對美國將構成重大挑戰;另一種認為,現在的中俄關系並不穩固,一旦俄羅斯與美歐關係改善,中俄關系也會出現微妙變化。

對於上述兩種看法,筆者認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在答記者問時對中俄關系的評價是一個有力的回應,“面對當前深刻複雜變化的國際形勢,中俄關系體現出了堅如磐石的穩定性”。

過去一年中俄關系的新發展完全證明了上述判斷。聯想到中俄正式建交二十幾年兩國關係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兩國關係不僅持續穩定,而且水平不斷提升。那麼,中俄關系持續深化、“堅如磐石”的深層原因何在?在筆者看來,顯然與其強大的內生性直接相關。

首先,從地緣戰略現實看,中俄互為最大鄰國,相互都是安全與發展的“半邊天”。可以說,沒有中俄睦鄰友好合作,就難有中國放心大膽的沿海開放,難有作為新型地區合作組織的上合組織的建立和發展。互為最大鄰國還意味著兩國對共同周邊的安全穩定有著共同關切,必須共同防範域外大國在兩國周邊“生亂生戰”。從俄羅斯方面來說,沒有中俄睦鄰友好合作,將難以集中力量應對來自西部戰略方向日益嚴峻的安全威脅,更難以積極推進“東部大開發”戰略。

其次,從戰略優勢看,中俄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可以相互藉助、相互支撐。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政治影響力和軍事實力都在快速提升。俄羅斯雖不再是超級大國,但綜合國力仍不容小視,特別是其軍事實力仍然僅次於美國,國際戰略運籌能力更是突出。中俄兩國在綜合國力運用上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完全可以產生“1+1>2”的效應。俄羅斯民族具有爆發力,中華民族具有耐久力,中俄聯手合作、剛柔相濟,完全可以抵禦任何國際風浪。

再次,從戰略處境和戰略理念看,中俄兩國廣泛相近。中俄同為新興大國、非西方大國、美國戰略遏制主要對象國,同時又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意味著兩國的戰略需求、戰略利益較之與西方大國更為相近。中俄兩國均堅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原則、反對集團對抗和意識形態霸權,堅持互利共贏、相互考慮對方的利益關切。中俄戰略處境、戰略理念的這種廣泛相近性,為兩國戰略協作與務實合作的不斷深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另外,從國際關係的演進看,世界進入“百年大變局”,賦予中俄關系新的歷史使命。所以,一方面美國前防長馬蒂斯所謂“俄羅斯與中國沒有任何共同點”的說法站不住腳;另一方面,中俄關系進一步深化的前景,也不可能如某些西方學者所言“組成軍事同盟”。這不僅是因為中俄都堅持“結伴而不結盟”的基本方針,而且是因為中俄結盟缺少必要的條件,並且可能導致霸權體系的強烈反彈及嚴重不對稱的新兩極格局的形成,存在嚴重惡化兩國安全與發展環境的巨大危險。

目前看,中俄關系發展最現實的前景只能是,“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或者如普京總統所言“相互視為親密盟友”的特殊夥伴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