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主要茶山的简介《二》

普洱茶主要茶山的简介《二》

巴达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西部。

简介:

位于勐海城西58千米,巴达茶山有野生茶树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园两大资源。1961年在巴达大黑山发现-株高达50余米的巨大茶树“巴达茶树王”, 树龄1700多年,成为巴达茶区特殊资源景观。

大叶栽培古树特色:

舌面后段与上颚后段微苦涩,口感聚、不广,平均茶质较为薄水,舌面与上腭中后段有特殊气味。

普洱茶主要茶山的简介《二》

布朗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

简介:

位于勐海县南方八十几下米路程,面积1016平方千米,以布朗族为主约万多居民,居住在海拔为2082米的三垛山和最低海拔为535米的南腊河与南桔河交汇处之间的坡地上.布朗族为古代濮人后裔,可说是茶艺的始祖,是他们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布朗山乡的南部和西部与缅甸接壤,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 据文化学者调查,布朗族与東埔寨的高棉人是同一种族;高棉人创造了吴哥文明,而布朗人却成了西双版纳最早的原住民之-一,也是茶文化的个源头。

国营勐海茶厂时期布朗山茶区初制所,包含布朗山与新、老班章,一年可收鲜叶三百多吨,大约可制成晒青毛茶八十几吨;目前因大量种植,总产量大增,可达一二百吨毛茶产量。

大叶栽培古树茶特色:

古树茶多以苦茶为主,舌面与

上腭中后段稍苦,类似老曼娥、吉良古树。不适合做纯料,以拼配为主。

野放茶品种与古树茶不同, 刺激性强湿味重,香浓味重,区别于古树茶。为传统固背勤海茶拼配原料区,以往因制程上问题,有浓厚烟熏味,为“勐海味”生茶特征主因。

普洱茶主要茶山的简介《二》

班章寨

班章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简介:

位于勐海县南方约六十几千米路程,平均海拔约1700米。原属于国营勐海茶厂旧有布朗山初制所所在地,有新、老班章茶区之分。国营勐海茶于1988年于新班章现址,和植3502亩新茶园。栽培型的古茶园数千亩,主要分布在老班章、老曼娥等地。老班章村寨内古树茶只有三四千公斤,荒地茶台地茶于2003年后大量栽植,有三四十吨以上产量。目前坊间所谓有老班章特色之班章茶区,涵盖老班章、老曼娥,吉良、贺开等地,古树产量可达百吨以上,可说是大班章地区。

大叶枝培古树茶特色:

老班章茶有甜、苦二种,分属帕沙、老曼娥,所以市场有老班章很苦或不苦的说法。质较重、韵较广而深,气味特殊,香气下沉,舌尖与上腭表现不明显,与老曼娥、吉良等有明显差距。正常仓储下,老班章纯料于五年左右口感全无,只剩韵感气感。若以拼配料使用,则可达画龙点睛之神效,为拼配优质茶不可或缺。

因老班章过度炒作,农民采摘都以大小树混采方式,所谓老班章纯料是指台地古树混合口感,口感靠前、涩度偏高。所以市场所谓老班章苦涩度非常高,是因为拼配小树、荒地所导致。

普洱茶主要茶山的简介《二》

南糯山古茶村

南糯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

简介:

位于勐海县东侧,平均海拔1400米。在傣语里面,南糯的涵义是“笄酱”。古代南福山居民以哈尼族为主族人将吃不完的竹笋制作成笋酱,为当时地方首领所喜爱,要求该山寨每年进贡笋酱,后来就把此山称作南精山。

爱尼族人(哈尼族支系)在一千一 百 多.年前的唐代南诏时期,就开始定居南糯山。而在爱尼人定居南糯山之前,已有浦蛮人在此居住。浦蛮人即今天的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是他们最早在南糯山上开始种植茶叶。目前南糯茶区保留着一-千多公顷混生的古老茶园,应是一千多年以前布朗族所裁种.荒废遗留的茶园。日前主要古树产地有半坡老,新寨,姑娘寨、丫头寨、石头新老寨,以半坡老寨产量相对大。

大叶栽培古树茶特色:

香扬清甜、口感涩感、刺激性较高的

代表性茶品;上腭中段舌尖甜香、甘韵在

舌面中段,汤质滑,苦涩度稍高。

普洱茶主要茶山的简介《二》

景迈生茶

景迈

茶区位置:云南省普洱(思茅)市澜沧县。

简介:

地处云南省思茅市澜沧县,景迈茶区涵盖澜沧县最迈村与芒景村,是片具有上千年种植历史的万亩粮培型古茶园,是目前云南省所发现最大规模的古茶园。有勐本、大坪掌、帮波、翁基翁洼、芒景等,为主要古树产区,口感各有差异。

中小叶栽培古树茶特色:

茶菁颜色偏青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之茶区;口感较聚、上腭中后

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与舌面中段甘韵表现佳,汤质滑、稍薄。

普洱茶主要茶山的简介《二》

勐库

茶区位置: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

简介:

临沧的勐库载培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全我界发现的海校最高需度最大的茶种话。生长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上部,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海拔高度为2200 2750米。勐库野生古茶树属于野生型野生茶,在进化形态上,比普洱茶种还原始。该茶树种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份(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茶饮用;由于基因原始、产于高海拔寒冷地区,该茶种特具抗逆性强,抗寒性尤强等特点,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而勐库特有种,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由西双版纳引种至勐库后变种,遂有现今勐库大叶种。以致,勐库种裁培古树茶口感香型与易武茶区类似,因气候地理上的差异,汤质较为刚强。约分为东、西半山,市场所追捧的昔归、冰岛、邦东等茶质上与其他勐库古树并没有太大区别。

栽培古树茶特色:

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劲扬,不若六大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较聚、刺激性稍高。

普洱茶主要茶山的简介《二》

邦崴

第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市洞论县

简介:

位于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村里附近有数百亩老茶林,产量不大。村内有一棵世界闻名的一下多年过渡型茶树,古茶树生长在海拔100米的邦微村新寨,而邻近地区亦有数万亩的裁培古树茶林。邦崴村及周围村寨曾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先民所制作的石斧等器具。有学者认为,在邦崴古茶树生长以前,古代濮人就已遍植茶树,后因各种自然或人为因素,至今只剩下最耐寒霜、 树龄最老的棵。也就是说,澜沧邦崴地区种植茶树的历史应不止千年。

大叶栽培茶特色:

香甜质重饱满,舌面与上腭中后段微苦涩、甘韵强而集中于舌面,香型层次明显。

普洱茶主要茶山的简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