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商贸企业营改增后,企业应该如何筹划

自2016年5月全面推行"营改增"起,在税务上对企业进项发票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作为商贸公司该如何做税收筹划?

商贸公司营特征入手,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方式不同,税负率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税务筹划:商贸企业营改增后,企业应该如何筹划

合理的税务筹划,加大企业利润

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1、分析企业的价值链

制造企业的价值链包括了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销售、运输、售后服务、行政人力资源等部分。对于一个独立的企业,往往内部囊括了以上价值链的全部,各个部分产生的增加值在同一家公司汇集,企业税负比较高。对于集团公司,内部价值链各个部分可能是分开的,因此,每家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比较低。

我们看例子①:

如果某企业生产一批产品,最终销售额为5000万元,产品可取得的进项发票为2000万元。现在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生产和销售在同一家公司,一种是生产和销售分立。

如果选择方式一:交纳增值税(5000万-2000万)×16%=4800000万,税负为9.6%

如果选择方式二:假设销售给销售公司2500万,交纳增值税(2500万-2000万)×16%=80万,对应的税负为3.2%。

企业虽然税负下降,但并没有异常,因为一部分税负转移到了销售公司。

除了把销售分离出来,企业还可以把研发设计、采购、人力资源等部分分离出来,一家企业的价值链越短,相应的税负越低。可以看出,价值链分割将会导致各个部分的税负下降,但一般来说整个价值链的税负是相同的。

税务筹划:商贸企业营改增后,企业应该如何筹划

2、分析企业的生产方式

企业的加工费用包括了折旧、人工、辅助生产的费用,这些费用都没有对应的进项可以抵扣。但如果企业将部分产品发外加工,对方开具专用发票,这些加工费就产生了进项,企业销售额相同的情况下,交纳的增值税减少,税负下降。企业高速成长过程中,选择发外加工模式的情况很普遍,所以分析税负率时,要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发外加工的情况。

看看例子②:

某公司年销售额1000万元,其中加工费用占30%。全部自己生产的税负为5%。现在一半产品发外加工,新增进项1000×30%×50%×17%=24万元,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000×5%-24= 26万元,计算出的税负为24.5/1000=2.6%。税负下降的原因在于接受委托加工一方承担了增值税。

分割价值链,虽说税负降低了,而且没有异常,但是利润相应的也减少了,发外加工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既能保住利润,也能降低税负。答案是——有!

在合适的地区合理利用当地税收优惠政策就可以达到。比如注册新企业,将本企业的销售业务分到新企业里,那新企业开具的每一张发票均可享受园区的财政奖励。

以我们园区为例,为了促进地方发展,同时服务企业,园区出台了一系列非常 丰厚的税收优惠政策。

1. 对注册企业的增值税以地方留存的40%~60%扶持;

2. 企业所得税以地方留存的40%~60% 给予扶持;

3. 个人独资企业(营改增)小规模的可以申请核定征收,核定征收之后享受个税税率0.5%~2.2%;

4. 可叠加享受。企业如果本身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扶持的,可叠加享受园区的扶持政策。

5. 总部经济招商模式。即不受地域的限制,外省市的也能享受园区的财政扶持政策。

6.新公司注册,营业执照办理,由我们全权办理,无任何隐形费用,安全可靠,省时省心。

(奖励扶持每月兑现,纳税大户采用一户一议的方式,扶持奖励更多!)

例子①就变成了:

本公司交纳增值税(2500万-2000万)×16%=80万

销售公司以5000万卖出缴纳增值税(5000万-2500万)×17%=400万

总税负为(400万+80万)÷1000万=4.8%

若销售公司注册在园区内,则销售公司增值税为(5000万-2500万)×17%×(1-50%×40%)=320万

其总税负为(320万+80万)÷5000万=8%,利润实际都还是本公司所得,例子②同理。不仅如此,企业所得税也有返还,节税更多!从政策来看,进项票不足或个人所得税太高,还可通过成立个人独资企业的方式解决

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利用税收筹划方法为企业实现更高的经济收益作出贡献,使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税收筹划的方法也有很多种,运用筹划的整体思想选出效果最佳的方案,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以期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