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海航系“轉舵”之旅

万亿海航系“转舵”之旅

1月15日,位於北京建國路的海航實業大廈。

万亿海航系“转舵”之旅

1月14日,位於北京霄雲路的海航大廈,這裡是海航系在北京最為核心的辦公地址。

陳峰頻繁出面反思稱過去“心太急”;海航系大調船頭,原7大板塊減併成2大主業,千億資產出售已在路上

對於海航系這艘滿負荷航行多年的巨輪來說,調轉船頭是目前重大的考驗,也是唯一的選擇。

“過去海航擴張太快,沒能擺脫野蠻生長的路子。”兩個月前,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在近期頻繁的公開反思中稱,“心太急”“自身沒有準備好”。

陳峰說這番話時,海航系迴歸航空主業的動作已進行半年之久。從去年4月開始,海航頻繁傳出加快出售資產的消息;7月,海航系旗下的前海航交所融資平臺明確,海航集團將聚焦主業進行業務調整。

眼下,轉型的決心和陣痛正同時顯現。

1月中旬,在位於北京東三環的核心地帶,記者瞭解到,矗立於此長達20年的海航實業大廈已經換了主人,並在上個月停止招租;有焦急的投資者曾在不久前上門尋求理財兌付;曾在大廈裡工作的一部分員工成為系統“優化”的代價。

“2018年以來,海航已賣出3000億元資產,創造了一家企業一年處置資產的世界之最”。這不是全部。陳峰稱,“後續還有千億資產在出售路上。”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在賣資產轉型自救的同時,海航也得到了政府及銀行機構的助力。眼下,在迴歸航空主業的進程中,依託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響應政府規劃而落地的航空工程,成為海航新的機會。據悉,僅在“家門口”的海南一地,除開通新航線之外,海口美蘭機場二期擴建工程、三亞鳳凰機場三期工程等重大項目正在推進。

聚焦主業縮減板塊

艱難“歸航”途中獲政府推手

2018年11月,陳峰公開反思海航系現狀的時候稱,過去海航擴張太快,沒能擺脫野蠻生長的路子。“心太急”,“總而言之我們自身沒有準備好”。

“2018年之於海航,是跌宕起伏、浴火重生的一年,也是聚焦主業、全面轉型健身的一年。”陳峰公開表示。

“必須往回縮”,2018年12月,海航集團方面曾對新京報記者這樣解釋“為何剝離非主業業務”。

而在此之前,“聚焦主業”已經被海航確定為重要方向。2018年7月底,海航系旗下的前海航交所融資平臺公佈,海航集團要進行業務調整。目前海航集團的微信公眾號上,甚至有了“聚焦主業”的專門入口。

最鼎盛時期的海航旗下有7大板塊,現如今在海航集團的官網上,旗下的板塊已縮減至海航航空、海航物流、航空租賃、航空技術4個板塊。

2018年陳峰主導海航後,最新架構變為“兩主+兩輔”。陳峰在2018年11月公開表示,海航集團的業務板塊調整下,將做精航空主業。

目前,海航“歸航”的步驟正在推進。據瞭解,海航以海口、三亞兩個國際機場為支點,目前已開通海南往返泰國、意大利、老撾、柬埔寨等國家的航線共計14條;並開通了海口-重慶-羅馬航線、海口-悉尼、海口-墨爾本直飛航線。

據海南日報報道,接下來的5年,海航計劃新增40餘條海南始發國際航線,分三階段將海南地區的國際航線數量提升至56條,將海口打造為面向日韓和東南亞的國際門戶樞紐,開通三亞至重點東南亞城市航線,輔助海口國際樞紐建設。此外,海航還將在基礎設施、離島免稅、機場運輸、教育醫療、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等方面助推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

國家和政府的扶持,也給了海航調整的機會。

在聚焦主業的轉變上,海航也不斷在跟政府合作。其中最為密切的就是與海南政府的合作,藉此實現航空主業的輕資產運營。

2018年11月以來,海航將所持有的烏魯木齊航空40%股權轉讓給烏魯木齊市政府或其指定的下屬子公司;旗下首都航空獲得北京市政府旗下首旅集團增資。

海航集團官網在2018年11月發佈一則《烏魯木齊市政府支持海航發展航空運輸主業》的文章,其中也提到,海航控股與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顯示,其中主要方向就是共同發展烏魯木齊航空。

2018年12月,海航集團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海航與北京市政府的合作,“為聚焦航空主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鋪墊。海航未來將更加專注於首都航空業務方面的管理,以輕資產模式運行,達到了資本結構優化和槓桿率降低的雙重目的。”

就與海南政府的合作上,海航集團官網上2018年8月19日發佈文章表示,“8月16日下午,海南省長沈曉明一行蒞臨美蘭機場二期調研並舉行座談會,現場推動美蘭機場二期擴建項目建設,幫助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

2018年12月海航集團接受新京報採訪時還稱,海航將“繼續緊緊圍繞海南省整體發展規劃,積極投身海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

“自今年以來,海航集團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轉型措施,堅決落實‘聚焦航空運輸主業,健康發展’戰略要求。”2018年12月12日,海航官網宣傳文章中提到了陳峰在受邀參加民航改革開放40週年座談會現場的發言。“目前各項業務平穩運行、經營向好。”

“瘦身”效果多方面顯現

7大板塊減少成2大主業

不少海航員工見證了海航“聚焦主業”進行“瘦身”的全過程。

海航內部員工雷建強告訴新京報記者,海航集團內部的架構變動很大,“重點留下兩個主業,一個航空,一個旅遊,簡稱‘航旅’。除了必要的保障部門,剩下的都砍掉了。”

雷建強介紹,海航內部開發了自己的系統,能夠在辦公系統中看到原本的組織架構,“我們內部還是說哪個哪個板塊,但是在組織架構上已經看不到了”,“有的公司零零散散沒有多少人就合併到其他地方了”。其稱,海航縮減的科技、物流等板塊,“現在已經變成海航集團下面的一個事業部了。”

這樣的“瘦身”效果陳峰也多次提及。2018年12月29日陳峰公開的新年獻詞中就表示,海航在轉型中“將七大產業集團戰略收縮成兩個產業集團、兩個事業部。”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業務縮減的同時,海航系也開始員工的“內部優化”。

在北京核心CBD商圈的國貿,海航實業大廈屹立於此。大廈的最頂層17層、18層,均是海航系旗下公司的辦公地址,其中就包括海航物流板塊的公司以及海航科技、海航房地產等。

1月15日下午,雖然是上班時間,17層整層辦公室入口大門緊閉,從玻璃門向裡看,能看到前臺處標示著的“海航通航”字樣,辦公室內部關著燈。

在海航實業大廈18層,新京報記者見到了海航科技部分辦公區域。18層左側由一塊開放式辦公區域和幾間會議室、封閉辦公室組成,員工並不多。

“有的休假,有的離職。”一位工作人員透露,辦公室已經離職的員工,有的屬於“被優化”,有的屬於自主辭職。

2019年,海航的資產處置仍在繼續。

2019年1月,凱德集團發佈消息稱,以27.52億元的價格收購位於上海陸家嘴核心區的上海浦發大廈約70%的面積,而海航集團正是上海浦發大廈的最大賣家。

1月10日,又有消息稱,海航集團表示已經出售紐約市第三大道850號的大樓,金額或達4.22億美元。

1月15日,新京報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建國路的海航實業大廈,海航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這棟大樓已經賣了出去。海航實業大廈一層物業的員工告訴記者,該大廈的確已經不屬於海航,但具體接盤者是誰,自己並不清楚。1月18日,新京報記者致電海航實業大廈租賃熱線瞭解情況,工作人員稱,這棟大樓已經轉讓,在2018年12月份就已經停止招租,需要等到交接完後再開始新一輪招租流程。

從瘋狂掃貨到大舉拋售

還有千億資產待“卸貨”

1989年10月,經中國民航局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海南省航空公司成立。近30年的發展下,海航集團通過不斷收購併購、拆分子板塊上市等資本運作,迅速擴張。

2016年,是海航集團併購最為瘋狂的一年,先是收購美國英邁,再陸續收購卡爾森集團、希爾頓部分股權等。

根據海航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年報,截至報告期末,海航集團的總資產達到了1萬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9.43%。而在2015年年底,海航集團的總資產規模還只有4687億元。

之後的2017年,上半年海航集團還在進行大舉收購。2017年1月,東北電器公告稱大股東將以溢價超過1倍的價格將手中股權賣給海航系旗下公司。3月,有消息稱,海航擬以22.1億美元收購曼哈頓公園大道245號大樓;4月,原港股上市公司海航實業(後更名為CWT INT'L)宣佈計劃以約合76.93億元的價格收購新加坡物流公司CWT;5月,海航宣佈通過增持德意志銀行持股至9.92%,成為德意志銀行最大股東。2017年5月還有消息稱,海航系計劃20億美元收購香港上市的惠理集團,惠理集團也宣佈停牌。

2017年下半年開始,海航的債務壓力逐漸顯現。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海航集團的總資產為1.2萬億元,較2016年年底增加近2000億元。負債在增加,2017年年初海航集團的負債合計6034.7億元,截至2017年6月底的負債合計達到了7179.5億元。2017年年底集團的總資產超過1.2萬億元。與之相對,海航集團2017年期末負債總額7365.02億元,借款總額為5693億元。

海航很快意識到了危機。

2017年下半年開始,海航系旗下公司不斷出售資產。

當年7月,港股上市的海福德集團宣佈,由於市場低迷集團業務出現虧損,計劃出售旗下的南沙物業;8月海航控股旗下天航控股開始出售其持有的旅遊基金投資份額;9月上市公司供銷大集宣佈擬出售長春、天津、西安多地的房地產公司;12月海越能源宣佈轉讓旗下中南卡通部分股權。

2018年以來,海航繼續出售旗下資產,位於北京三元橋的海南航空大廈,也差一點易主。2018年9月,海航控股公告稱,計劃以12.99億元的價格向萬科旗下的北京厚朴蘊德轉讓全資子公司北京國晟物業100%的股權。

北京國晟的主要資產正是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的海南航空大廈。一旦賣出這棟大廈,海航控股就能產生5.57億元的收益。但是在該方案出爐後,這則轉讓海南航空大廈的計劃沒有得到通過,因價格太低,最終被股東大會否決。

據中國房地產報報道,在2018年12月,北京金融產權交易所專門舉辦了一次海航物流集團系列資產轉讓首期推介會,其中有70億元的資產包計劃出售,包括在北京、海南、長沙等地的多個項目,涉及寫字樓、酒店、商業地產等。

1月18日,新京報記者致電海航系旗下上市公司供銷大集。該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供銷大集之前為了解決同業競爭和海航基礎在做一些資產置換,並且也為了優化資產結構,處置部分資產,主要剝離的是商業資產,“我們在2018年6月賣了黑龍江置業等公司”。

根據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2018年11月公開透露的數據,海航系2018年的“賣賣賣”創下世界資產處置之最,2018年處置的資產已經近3000億元。“後續還有千億資產在出售路上。”

2018年12月底,海航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自從2018年以來累計完成近3000億元規模的資產出售後,“集團資金鍊情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減負”之下的連鎖反應:

從逾期到股權凍結、被動減持

對於海航來說,出售資產既是轉型的實際要求,也是逾期債務帶來的連鎖反應,而債務的影響不止於此。

早在2018年年初,海航系旗下前海航交所、聚寶匯等平臺理財產品無法正常兌付的新聞便不斷爆出。一些逾期無法償還的信託,也為海航帶來壓力。

這種壓力直觀體現在了旗下股權被凍結、被動減持。

1月12日,海航科技公告稱,公司接到控股股東海航科技集團的通知,海航科技集團因合同糾紛,所持有的海航科技股權被輪候凍結2648萬無限售流通股,佔海航科技總股本的0.91%。

早在2018年12月,海航科技還曾公告,另一股東大新華物流所持有的海航科技股票也因合同糾紛被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法院司法凍結。

同月,海航系旗下供銷大集獲悉,公司控股股東海航商業持有的公司9.2億股股份被司法凍結,股東海航實業持有的公司3.1億股股份被輪候凍結。

此外,海航基礎、凱撒旅遊等也紛紛發佈過海航系股東所持公司股權遭凍結的公告。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2019年1月8日,大新華航空持有的海航控股股票還遭到被動減持。

海航集團2018年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的總資產為1.11萬億元,總負債為6574億元,淨資產為4571億元,負債率為58.98%。按照陳峰2018年12月底的公開發言,海航集團已經到了“千億債務集中到期,流動性困難利劍高懸”的地步。

兌付承壓

正尋求多種良性退出方案

1月7日,本是一個工作日,李雯(化名)暫時放下工作跟另外一些投資人前往位於北京霄雲路的海航大廈。

2018年2月,她在一位海航員工推薦下買了海航旗下的融資產品,5個月時間就在前海航交所平臺陸續購買89萬理財產品。

根據前海航交所官網資料,前海航交所是海航集團旗下成員,經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覆,於2014年4月正式成立的公司,“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前海航交所累計服務個人用戶超137.4萬人,機構用戶1243家,平臺累計交易額已超1600億元人民幣。”

前海航交所旗下,有應收賬款收益權資產類的“航金寶”和優質企業定向融資產品的“航融寶”等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一般收益較高,有的定期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能有12%-15%。

2018年7月底,前海航交所發佈公告表示,“在政策要求和海航集團‘聚焦主業’業務調整的背景下,公司決定主動退出B2C業務,後續將精力聚焦航空資產交易、科技金融領域,進行業務轉型升級。”

公告列出了良性退出方案。李雯告訴記者,前海航交所給出的良性退出方案,即用兩年的時間分月兌付投資人的資金。

此後,前海航交所開始給投資人們分批次兌付。但2018年12月10日,本該打給投資人的兌付資金卻沒有如約到賬。

2018年12月29日,海航集團官網發佈了一則董事長陳峰的視頻講話。陳峰端坐在辦公桌後,先是給大家拜年,接著提到了海航正在面臨的各種危機,其中直言,“P2P平臺兌付泰山壓頂”。

1月16日,新京報記者撥打前海航交所客服電話,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需要融資單位還款後,才能兌付投資人的資金。

這裡的“融資單位”具體指的是誰?該客服人員表示,前海航交所所用的融資,一般來說都是用在了海航系旗下公司身上,“每個產品都有不同的融資方,現在關於兌付我們也是等融資方這邊兌付到位了,我們才能給您進行打款。”

相比起李雯等外部投資人,不少海航“自家人”也面臨了同樣的問題。

一位海航旗下在職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很早就在海航的倡導下購買了公司的理財產品,而早在2018年3月,“員工寶”就出現兌付難的問題。

新京報記者從海航系員工處獲得的郵件顯示,2014年,海航系就開始倡導員工購買公司的理財產品,通過聚寶匯平臺,推出“聚安薪”、“聚財富”等。這些錢,直接讓員工打入“海航資本投資(北京)有限公司”(聚財富141001)等海航內部公司賬戶。

此外,據記者瞭解,前海航交所的融資產品,收益較高,基本是海航內部的關聯方擔保。

以前海航交所旗下的“航融寶HR7111期(金)”理財產品為例,該項目信息中顯示,項目融資方為“海航創新金融有限公司”,“系海航集團七大產業集團之一創新金融集團直屬公司”,擔保方式為海航創新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擔保。前海航交所介紹該產品“風控措施齊備”。

“風控措施齊備”卻出現兌付難題,海航將如何處理?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在去年前海航交所公佈了分期付款的良性退出方案後,公司又陸續推出“本金兌換機票代金券”的活動。根據前海航交所公告,這樣的投資本金兌換機票,已經進行到第4期,最新一期是2019年1月11日至15日,投資人可以將手中無法提現的本金用來兌換海南航空及大新華航空的相關機票代金券。

1月18日,新京報記者致電海航系旗下上市公司供銷大集。該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自己知道海航系旗下理財產品無法兌付的情況,有部分員工沒有得到資金兌付,“他們買了這個跟上市公司(供銷大集)沒有關係,也是因為是海航旗下另一家投資平臺的產品”,“沒有得到兌付我們得到的信息是因為融資方那邊沒有去及時還錢。”

對於萬億海航系來說,轉型的決心和陣痛正同時顯現。

在2018年12月的視頻致辭中,陳峰承諾:“我們和投資人一樣希望並努力爭取早日為大家兌付,請大家放心。”

新京報記者 李雲琦 [email protected]

B06-B07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雲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