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早防春季猕猴桃溃疡病进来看看怎么根治猕猴桃溃疡病

警惕!早防春季猕猴桃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种植户的一个大敌,因为冻害和倒春寒的影响,去年很多园区猕猴桃因溃疡病损失惨重,甚至出现毁园现象。猕猴桃溃疡病已列入中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古语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下面就跟着小编重新认识下这个猕猴桃溃疡病吧。

猕猴桃溃疡病属细菌性病害,其病菌是一种好氧、腐生性、弱寄生细菌,因好氧特性不会危害根部。溃疡病发生的首要条件是伤口和病源,细菌危害主要从各种伤口侵入,如冻伤、雹伤、风伤、雪伤及未愈合的剪口、嫁接口等。溃疡病是一种耐低温的细菌,春季10-14℃低温高湿天气易发病。

哪些因素易引发溃疡病呢?

1、有伤口。

伤口中冻伤危害比例最大,经过一年严重冻害,可诱发溃疡病危害3年,这个数字小编也是吓一跳。遇田间温度-8.3—10.8℃的短期冻害,或低温-2℃以下较长时间的冻害,树体就会因受冻诱发溃疡病。

2、品种

中华系中的红阳,川猕3号等品种发病率较高,野生猕猴桃和雄株发病率最轻。

3、温湿度关系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温湿度有关, 低温高湿易发病,早春气温回升早,发病也早,如四川的红阳猕猴桃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为树体伤流期,病菌增殖期,3-4月为发病高峰期。早春降雨多、时间长,病菌靠雨水飞溅传播,病害发生重。同时,排水差和低洼潮湿园也病重。

4、树体强弱与树龄关系

树龄越大,树体逐年结果消耗的营养越多,导致树体养分不足,树势衰弱,抵抗力差。同时,病原菌存留一年较一年致病力强。有的园偏施氮肥,缺乏有机肥,使树体健而不壮,枝干组织松软易受冻感病。

5、风害关系

猕猴桃园当风,易受溃疡病感染,冬季风越大枝蔓创伤越多,风越大气温越低,因而感病也越严重。

具体预防措施:

1、对于去年枝干上有溃疡点和伤口的,可用溃腐灵原液涂抹,涂抹面积要大于上病区,如果病区太多,可采用溃腐灵高浓度喷雾。中草药制剂溃腐灵中不仅含有杀菌功能,还有免疫杀菌、营养复壮和修复伤口的功能,促进伤口愈合,阻止病菌入侵。

2、对于去年发病较严重、树势较弱的树,可以在萌芽前用青枯立克+沃丰素灌根。提高树势,增强其抵抗力。

3、展叶期用靓果安3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此时病原菌处于从冬季休眠期转向春季繁殖的活跃时期,病原菌数量相对集中且抗病力弱,此时用药在杀灭病菌的同时可将有效成分传导至根部,上下杀菌,补充营养。靓果安能诱导植株体内抗病基因的表达,增强果树抗病性。

为什么说中草药传导性好,传导性好具体有什么作用?

(1)中药的传导性不同于化学药的内吸性。内吸性强的化学药只能单向的向上或向下传导,运输距离有限。差些的,只能进入植物体内,聚集在一处,不能向上或向下传导,连內吸都算不上,只能说是内渗。中药因为从植物中提取,与植物亲和,可以被作物吸收并参与作物营养循环,随着循环可双向传导,在上下循环的过程中将作物体内韧皮部、维管束内的菌杀灭。

(2) 根据作物营养的分配规律,养分会优先输送到生长点上。生根时候、长稍时候、开花结果时候,根尖、顶稍、花、果就是那个时期的生长点,药液和体内原有的养分会优先输送到生长点,中草药制剂中含有大量的高能量物质及功能性物质,如多糖、多肽、氨基酸、生物碱类、黄酮类等。这些物质会在作物受到病菌侵染、自然灾害(如风、雨)或是营养需要的时候优先传导至作物的生长点上。如有伤口或被病菌感染时候,药液中的杀菌物质(生物碱类、类黄酮类物质)会优先传导到伤口和病斑处杀菌、修复伤口,如果实生长时期,药液中的营养成分多糖、多肽、氨基酸等优先输送到果子上,养分集中供应,防止落花落果。

(3)作物在有病害时候,因为条件受限,如根被淹了,土壤水分饱和了,不能灌根用药,可以通过叶片喷雾,药液同样可以传送到根上。头疼医脚、脚疼医头也是可以实现的。

中草药为什么能解决疑难病害,跟其他药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1、复方螯合工艺

大多数药是提取复配而成,成分较单一,主要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具有高度专一性和针对性,即只对一种或几种病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病原菌无效。中药是多种中草药复方螯合而成,螯合就像螃蟹用蟹钳擒着猎物,螯合型结构稳定,易于被细胞吸收。成分复杂,可以作用于多个靶细胞,就像集团军协同作战,对多种病原菌有统防统治作用。

2、安全性高

中药安全性高的特性决定了它可以高浓度用、连续用、缩短间隔期用。病菌繁殖速度特别快,几十分钟就一代,连续用药缩短了病菌的繁殖时间,在病菌大面积繁殖起来之前扼杀在摇篮里。

3、传导性好

药液能被快速吸收,向上、向下双向传导,打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限性,用药更灵活,比如一些沙土地不适合灌根,可以用喷雾解决黄化。

4、营养复壮

中药中含有氨基酸、多糖、多肽等营养成分,能被细胞快速吸收,补充营养。上病害的作物多数营养不足,补充营养使之尽快恢复作物自身免疫力,标本兼治。

5、促进伤口愈合

一般的药多是从杀菌角度入手,这是治标,但菌源是杀不死的,如果只靠外界不停的杀菌抑菌,会降低作物自身的免疫力,病菌也有了抗药性,越来越难杀。中药促进伤口愈合,从源头上解决了病菌侵染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