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多了些,但焦虑却成倍增长——“新中产”财富焦虑调查

你可能有这样的感觉,收入比过去多了一些,但好像也没攒下什么钱;工作越来越忙,但还是赶不上身边朋友的挣钱速度;理财渠道越来越多,但一年下来发现也没有多少收益。

财富焦虑,是消费时代的情绪失衡。有报告说,2018年上半年,“焦虑”一词的搜索量比2017年全年平均值上升将近50%,而这些人大多数是“新中产”。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提出,“世界上最焦虑的一群人是新中产”。

钱是多了些,但焦虑却成倍增长——“新中产”财富焦虑调查

这些人大部分都在常住地至少有1套房产,有的还有私家车。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30万以上,新一线和其他城市家庭年收入也有20万以上,而且家庭净资产在300万以上;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是企业白领、金领或专业性自由职业者;80后是主力军,其次是70后和90后;并且他们自我认同是中产

钱是多了些,但焦虑却成倍增长——“新中产”财富焦虑调查

新中产人群的各种焦虑中,主要聚焦在子女教育、投资理财,其次分布在职业发展、健康医疗和父母养老上面。


钱是多了些,但焦虑却成倍增长——“新中产”财富焦虑调查


陈先生夫妇是一对生活在上海的80后,夫妻俩年收入100万,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他们选择了一个不错的幼儿园,一年就要交20万;再给孩子报个几个兴趣班,每个月1万左右;还要养家中四位老人,并考虑日常开销、旅游度假等等;还要上保险、投资理财,只要和家庭财富分配相关的大事小情,天天都在折磨着赵先生夫妇。看起来收入是比过去多了,但感觉自己越来越穷,每天都觉得钱少。

钱是多了些,但焦虑却成倍增长——“新中产”财富焦虑调查

有人说,新中产的焦虑其实就是不认命。你去问这些新中产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大多会说“实现财务自由”,而焦虑也来源于这座大山,他们希望过更有品质的生活,子女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这些预期要建立在一个有足够多的钱可以改变自己生活的基础上。

钱是多了些,但焦虑却成倍增长——“新中产”财富焦虑调查

80年代末出生的小董自嘲:“没早生一点,赶上改革开放,也没晚生一点躲开计划生育,我们这一代如此尴尬,但是已经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走在路上,我想的全是如何钱生钱,做什么投资能够有更大的回报。”

也正是因为如此,投资理财这个话题在新中产这个群体中如此重要。国内82.4%的新中产家庭,会拿30%以上的家庭收入用于各种投资或者储蓄。


钱是多了些,但焦虑却成倍增长——“新中产”财富焦虑调查


新中产已经开始将更多的心思放到投资理财、儿女教育方面,希望以此为自己、为家庭、为孩子创造出一片蓝天。即便再焦虑,他们也会愿意对未来心怀期许,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

钱是多了些,但焦虑却成倍增长——“新中产”财富焦虑调查

光有理财的思维还不够,只有通过妥善规划财富管理,找到正确的机构和渠道,在投资中学会与焦虑共处,才可能有效改善现状。

家庭的财富管理,也许是70、80乃至90后现在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