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重标枪:在母国被淘汰 却在海外成为精英武士喜爱的利器


罗马重标枪:在母国被淘汰 却在海外成为精英武士喜爱的利器



提到古罗马军队的标志性武器,就不得不提著名的皮鲁姆重标枪。这种武器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是军团士兵的标配。随后又经历了数次改进,直到公元4世纪才被晚期的军团抛弃。

但这种武器却并未就此消亡。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最后使用皮鲁姆重标枪的军队,反而是罗马军团的老对手--日耳曼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呢?


罗马重标枪:在母国被淘汰 却在海外成为精英武士喜爱的利器

传统的标枪早就在意大利地区很有市场



古往今来,标枪就是人类常见的武器之一。虽然其射程不如弓、弩个个投石,但仍以较大的穿透性和兼职长矛刺杀的特点,而被世界各地的士兵所广泛的使用。

但罗马人的皮鲁姆重标枪还是与其他标枪略有不同。它的前端被设计成细长金属杆,枪头做成三棱锥或者是倒钩,并重达惊人的4.5公斤。


罗马重标枪:在母国被淘汰 却在海外成为精英武士喜爱的利器

考古出土的皮鲁姆重标枪头 非常容易弯曲



随着罗马人的扩张,皮鲁姆重标枪被进一步改进。在马略军改的时代,原先固定金属和木制部分的两个铁楔子被改成一木一铁结果。到凯撒征服高卢时期,前端细长的金属杆被要求使用硬度较低的普通钢制作,使其在命中目标后更容易弯曲变形。到了共和国末期,标枪本身还被加上了额外的铅球。

有人可能会问:将标枪设计的这样又沉又复杂,是否有其必要性?毕竟,罗马人的改革意味着标枪的射程被大大缩减,用起来也更耗费体力。复杂的结构让制作和维护都很麻烦。不少零部件成为了纯粹的消耗品,不利于简单粗暴的快速补充。


罗马重标枪:在母国被淘汰 却在海外成为精英武士喜爱的利器

皮鲁姆重标枪的结构与零部件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罗马人的战术思想和士兵的地位。由于军团士兵皆由具备公民身份的人组成,所以本身也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不少人甚至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在战争中更被大家所信赖。

为了方便在密集的队形中进行刺杀,罗马人为大部分士兵配发了短剑。但使用短剑的代价,就是更容易在对抗骑兵和使用长武器的敌人时吃亏。而在罗马的对手中,又不乏可以武装大量重骑兵和长枪方阵的势力。如果还未近身便送掉小命,无论在战术效能还是士兵心理方面,都是不能让人接受的。所以,罗马人开始为士兵配备标枪。


罗马重标枪:在母国被淘汰 却在海外成为精英武士喜爱的利器

罗马人需要有武器来对付各种长枪方阵



此外,皮鲁姆标枪的结构和材料特性被设计成容易折断。这样一来,标枪命中目标便会悬挂在目标上面。也不容易被敌人拔出后但武器二次受用。由于自重较大,两支甚至更多的标枪命中,就能以重量妨碍敌人继续使用盾牌。对于身披重甲或使用盾牌组成密集阵的对手来说,这样的设计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罗马重标枪:在母国被淘汰 却在海外成为精英武士喜爱的利器

考古出土的皮鲁姆重标枪头与连接部分



到了公元4世纪,罗马人的战术特点和士兵定位也悄然发生着改变。在卡拉卡拉皇帝下放公民权后,军团士兵也失去了原先的社会优越地位。

帝国的资源倾斜和兵源的地位变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重装步兵不再是军队的核心,更加快速灵活的骑兵开始取而代之。边境吃紧,也让战斗逐渐演变成更多的突袭和小规模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占据过于后勤资源而又为旧战术服务的皮鲁姆标枪,就显得不合时宜。很快,罗马人选择了一种射程更远、更轻便,解构也更简单的梭镖。


罗马重标枪:在母国被淘汰 却在海外成为精英武士喜爱的利器

后期的罗马人更依赖骑兵组成的精英部队



不过皮鲁姆标枪并未直接退出历史舞台。根据4世纪的罗马作家韦格蒂乌斯记载,皮鲁姆标枪在当时的罗马军中已不常见,却正被日耳曼人广泛地使用。他们还给它起了个新名字“别布拉”。

为什么日耳曼人要拾起罗马人抛弃的武器呢?参考前文所说的罗马军团情况,就一点也不会觉得奇怪。


罗马重标枪:在母国被淘汰 却在海外成为精英武士喜爱的利器

使用皮鲁姆重标枪的汪达尔人士兵



公元3-4世纪的日耳曼军队,尽管开始发展骑兵力量,但大部分部落还以崇尚突击和肉搏的步兵为绝对主力。那些部落中的精锐武士,就和曾经的罗马军团一样,有着对自身勇武的自信。由于本身就是所处社会内的精英,所以有着类似之前帝国公民的地位和自我要求。结果,擅长阻滞并突破敌人防御的重标枪,就变成了他们的首选。


罗马重标枪:在母国被淘汰 却在海外成为精英武士喜爱的利器

登陆不列颠尼亚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也使用皮鲁姆重标枪



至于皮鲁姆标枪的固有缺点,对日耳曼人来说也一点都不是问题。因为他们还没有罗马人那样繁多的辎重和盔甲装备,仅仅是2-3根沉重些的标枪,完全可以由身强体壮的战士背负。加之他们也和罗马人打了数百年交道,可以对复杂的结构做出相应的简化处理。甚至有逃亡到日耳曼人地区的罗马人,会帮助他们生产制作。


罗马重标枪:在母国被淘汰 却在海外成为精英武士喜爱的利器

斯特拉斯堡战役中 双方军队都有使用皮鲁姆重标枪



这样的武器选择,并不至于影响日耳曼人的传统战术选择。但是其背后反映出来的变化,却是非常无情的。罗马士兵曾经用皮鲁姆标枪对付敌人的方阵步兵和重骑兵,现在轮到日耳曼武士用皮鲁姆标枪来击破罗马人的方阵和重骑兵。这个变化本身,就是罗马军事实力衰退,乃至帝国传统社会解体的细节写照。


罗马重标枪:在母国被淘汰 却在海外成为精英武士喜爱的利器

4世纪期间开始 罗马军团使用更轻便的短标枪



直到公元6世纪初,坚持以步兵为主的法兰克精英武士,还在使用这种古老的罗马式标枪。只不过它的名字换成了日耳曼式的安贡。此后,皮鲁姆标枪便彻底消失在历史之中。法兰克人也逐渐发展自己的骑马武士文化,并将大部分步兵降格为军队里的辅助力量。显然不适合骑手携带或使用的皮鲁姆标枪,便失去了最后的生存空间。


罗马重标枪:在母国被淘汰 却在海外成为精英武士喜爱的利器

法兰克人将皮鲁姆重标枪使用到了6世纪



尽管标枪在世界各地还有很长的使用期限,但已经没有一个文明的精英部队会给成员使用标枪为主要武器了。皮鲁姆标枪也就成为了古典时代的一种军事文化绝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