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担心在自动驾驶竞赛中落后于中、美

欧洲汽车业对自动驾驶的出现感到恐惧。

这是因为欧洲在新技术竞赛中落后,失去了对美国和中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中美公司中,先进的研究正在更快、更自由地进行。

这正是Johann Jungwirth显然感到沮丧的原因。

这位大众汽车集团的首席数字官员知道,汽车公司正在和科技公司展开一场争夺自动驾驶领域领导地位的激烈竞争。

前苹果工程师Jungwirth担心,欧洲的监管阻碍了将大众Sedric概念电动车商业化的努力。大众汽车管理层决定将Sedric(“自动驾驶汽车”的缩写)投入生产。但它不是在大众的德国本土市场,而是首先在美国推出。

“我的目标是在2021年成为美国第一个拥有无人驾驶汽车的城市,”Jungwirth在德国汉诺威展示了这款车的最新版本。之后将在中国、新加坡和迪拜等中东城市推出。 “然后是欧洲。我们很想早点来,因为它是我们的本土市场,但这里缺乏相关的立法。”

欧洲领导人和消费者都非常清楚自动驾驶的潜力。每年,通过取消对停车位的搜索,仅德国就可以减少50万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研究显示,寻找停车位占了城市内部交通量的30%。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每年全球各地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伤的人有多达5000万,儿童,老年人或身体残疾人很少或根本无法实现个人出行。

大众的Sedric和其他类似的产品可能会改变这一点。法律允许的无人驾驶汽车将给交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但是挑战在前。

路障

希望在小规模试点运营中测试像Sedric这样的车辆的汽车制造商更喜欢加利福尼亚而不是欧洲 - 至少在最初阶段。许多汽车制造商在硅谷拥有工程师团队,当地人精通技术,对创新持开放态度,街道也更宽阔,天气条件通常处于理想状态,州政府也支持他们。

相比之下,欧洲的一个主要障碍是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这是一个标准制定机构,负责监管汽车的认证和使用。大约有60个国家参与了对欧洲交通的监督,尚未就推出自动驾驶车辆达成共识。监管机构专注于更为渐进的创新。

实际上整个大陆都受联合国维也纳公路交通公约的管辖。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共道路上可用于测试自动驾驶车辆的场景,使得此类车辆商业运营的合法化变得遥遥无期。

“由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我们确实存在竞争劣势,”Jungwirth说,他担心那些后进入市场者只能为残留的些许机会而战。 “胜利者可以通吃。”

法规不兼容

针对这些批评,欧洲经委会采用了一种程序,允许公司申请对Sedric等车辆的特殊豁免。然而,现在欧洲经委会成员国之间的争论仍然存在,这意味着谈判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因为获得豁免需要至少五分之四的赞成票。

美国和中国都没有这样的规定。这使得这些国家能够更快地响应技术进步,同时也能为汽车制造商创造了一定的监管环境。

“进步不能停留在国界,”戴姆勒董事会成员RenataJungoBrüngger表示。 “立法必须跟上技术进步,否则无法实现自动化和自动驾驶的重大创新。”

欧洲担心在自动驾驶竞赛中落后于中、美

650亿美元

由于担心现金充裕的科技公司将利用他们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面的专业知识,大多数主要汽车制造商都在大力投资,以求与前者保持同步。

雷诺在日内瓦推出的EZ-GO概念车可以成为自动驾驶车队的模板。戴姆勒计划在明年下半年在加利福尼亚试驾一支高度自动化的车队。竞争对手宝马公司希望在中国进行测试,并已经与英特尔和Mobileye建立了一个联盟。

所有人都希望在未来十年内将技术推向市场,在这一期间,咨询公司AlixPartners估计科技公司和汽车制造商今年将为之投入约65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2015年的10倍。

然而,领先的是行业先驱Waymo,这是谷歌旗下的公司,自九年前启动以来已经在公共道路上进行了700万英里的测试。

Waymo现在已准备好从今年开始在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推出自己的品牌移动服务,同时希望能够扩展出去。对于开辟欧洲市场,它在合作伙伴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6月初。在意大利举办的投资日上展示了为克莱斯勒开发的原型车Pacifica。

“监管和政策环境的差异非常重要,与我们在美国的情况截然不同,但我们也有机会在欧洲进行实验,”Waymo首席执行官John Krafcik在《汽车新闻·欧洲》在都灵举办的行业大会上表示。

但大众可能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因为它试图缩小Waymo的领先优势。 Waymo及其合作伙伴FCA都缺乏专门设计的自动驾驶汽车。公众对该技术的接受很重要,对安全的看法可能是一个关键的竞争优势。

Sedric具有坚固的整体外观,让乘员感觉他们可以安全地置身于能抵御损坏的车辆中。与此同时,Waymo必须在屋顶上使用笨重的激光扫描仪,但Krafcik说通过车辆智能的外部设置有助于缓解乘客的担忧。

Krafcik对需要掌控所有情况的Sedric等车辆的需求不以为然。

“我们对第5级(自动驾驶技术)表示怀疑,”他补充道。 “这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我甚至认为没必要。”

Jungwirth则不同意。

“技术已基本准备就绪。我希望立法能支持我们,”他说。 “测试结果很好,但我们需要商业运营去扩大规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