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是门技术活!《孙子兵法》把退步好处讲透了,太有哲理啦

大家好,今天继续讲《虚实篇》。

上篇讲到了声东击西,巧妙地避实击虚,花最小成本,赢得最大的胜利。今天,我们讲撤退,因为打仗不可能永远在进攻,也有撤退的时候。撤退和进攻一样重要,是门技术活。

按照我们优良的传统习惯,先来看一段原文:

退步是门技术活!《孙子兵法》把退步好处讲透了,太有哲理啦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进攻时,敌人无法抵御,是因为攻击到敌人虚弱的地方;退却时,敌人无法追击,是因为退得迅速使敌人追赶不上。

我们重点看后面这句,孙武子说得对不对?这句话存在争议,十三家注孙子兵法,对此有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曹操在注解时说,军队撤退时,敌人无法追击,是因为我们攻击敌人虚处,敌人受到打击,没法追击我们,所以军队能够快速撤退。杜牧,最喜欢说曹操说得不对,而这次他却主动点赞了,支持曹操的观点。敌人都被我击虚了,肯定大败;大败之军,怎么能追击我军,所以可以快速撤退。

退步是门技术活!《孙子兵法》把退步好处讲透了,太有哲理啦

第二种观点:陈皞(hào)认为,杜牧说得不对,并且举例反驳杜牧的注解。陈皞举的战例,非常经典,曹操战张绣的撤退追击战。

曹操攻打张绣,没怎么打就撤退了。老谋深算的曹操,知道张绣会带兵过来追击,于是亲自带精兵猛将断后。后来张绣果然带兵来追击,被曹操痛扁一顿。张绣吃了败仗回到军营,谋士贾诩说,现在追击曹操肯定能打胜仗。果然,张绣带兵追上去,把曹操辎重部队打得鼻青脸肿。后来张绣问其中缘由,贾诩说:曹操突然撤退,肯定是后院起火了,他算准你会趁机追击他,所以他留了一手,做了防御准备。曹操的实力雄厚,你不是对手,第一次追击肯定失败。你吃了败仗,曹操认为你不敢再来,所以自己带精兵猛将先回去,后面的曹军不是你对手,第二次追击肯定赢。

退步是门技术活!《孙子兵法》把退步好处讲透了,太有哲理啦

第三种观点:李筌认为,撤退时先让辎重部队先行,撤得远远的,敌人追不上,精兵猛将才开始撤退。他把“速”当成“逺”(即“远”的繁体字)来理解,并且举例说明,也非常有道理。

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屯兵葛陂(今河南新蔡县西北五十里),准备攻打东晋建邺(今南京市),可是天公不作美,一连下了三个月的雨。此次,石勒军队粮草耗光,军中又发生瘟疫,而晋元帝司马睿陈兵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镇),情况比较危机,于是召集众将开会商议怎么办?张宾建议石勒,先让辎重部队先退,退得远远的,最后石勒亲率精兵猛将后退,可保万无一失,后来果然如此。

退步是门技术活!《孙子兵法》把退步好处讲透了,太有哲理啦

第四种观点:我认为曹操、陈皞、李筌注解都对,因为战场上情况,五花八门,什么奇葩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撤退时情况也肯定不同,制定相对应的策略也完全不同。兵圣的观点是对的,但没有说全,所以看后面人读《孙子兵法》,如何去理解他的意思,活学活用是最关键。

撤退,分战略撤退与战术撤退。

当年红军万里长征,就是战略性撤退,从江西大迂回穿插,撤退到敌人相对薄弱的地方陕西。曹操攻打张绣,后院起火,所以赶紧撤退,这是战术上的撤退。

退步是门技术活!《孙子兵法》把退步好处讲透了,太有哲理啦

撤退,是门高深的智慧,懂撤退的人,能以退为进。譬如,黄埔军校的蒋校长,就深谙以退为进的哲学,曾经三退三进。每主动退一步,结果进步两大步,这就是深谙撤退哲学的顶级高手。

关于撤退,你是如何理解的,欢迎评论,发表高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