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近視“三大法寶”你知道嗎?“雞尾酒療法”瞭解一下!

“目前我國近視發生低齡化、高度化的現象日趨嚴重,在日常工作中經常可以看到學齡前兒童首診就有400度、500度甚至更高度數的近視。”日前,由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主辦的第八屆“關愛近視微笑論壇”上,論壇主席、該院副院長周行濤教授介紹,近視治療的 “雞尾酒療法”——低濃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鏡聯合治療,在近視防控領域可發揮1+1>2的效果。


矯正近視“三大法寶”你知道嗎?“雞尾酒療法”瞭解一下!


圖說:周行濤教授做檢查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目前,常用的近視防控方式有以下幾種:

首先,戶外活動是一項十分經濟有效的近視防控手段。每週10-14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能夠有效預防近視發生,對於已經近視的孩子也能延緩近視發展。也就是說,每天要保證2小時的戶外活動。戶外運動需要在光線較好的時候進行,充足的陽光能夠刺激視網膜分泌多巴胺,抑制近視的增長。然而,升學壓力與課業負擔正在壓縮孩子們的戶外活動時間,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

其次,科學使用低濃度阿托品。臨床證據表明,低濃度的阿托品眼藥水能夠有效抑制近視的增長。但是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的使用不可濫用,它並不是對每個孩子都有“特效”。阿托品發揮防控近視的作用是需要長期規律使用的,它可以直接作用於視網膜和鞏膜以延緩眼軸增長,但它同樣具有擴瞳和睫狀肌麻痺作用,因此有的孩子會因為畏光和看近模糊等副作用不能堅持治療。專家強調,務必在正規醫院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低濃度阿托品,使用前需要進行眼科檢查以確認是否適用。

第三,規範使用角膜塑形鏡。角膜塑形鏡俗稱OK鏡,夜間睡眠佩戴、晨起摘掉,適用於近視快速增長的青少年。角膜塑形鏡由於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且並非所有的青少年近視患者都適合佩戴,需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檢查,在有經驗的驗配醫師的指導下方可驗配。此外,角膜塑形鏡佩戴者需定期複查,每天認真護理,保持衛生,以預防接觸鏡相關眼部併發症的發生。


矯正近視“三大法寶”你知道嗎?“雞尾酒療法”瞭解一下!


圖說:眼耳鼻喉科醫院“近視小飛俠”公益項目志願者團隊走進閔行幼兒園開展眼健康篩查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以上近視防控的“三大法寶”,已經得到臨床廣泛認可。不過,由於近視是多種因素導致,尚無一種方法能夠完全解決青少年近視度數不斷增長的問題。2018年發佈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周行濤教授表示,近視防控任務並非階段性,注重兒童青少年整個發育期的長期有效的管理,而這種管理模式需要醫療、教育及家庭共同協作參與。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視光學科2015年成立了由周行濤教授、瞿小妹主任醫師領銜的上海角膜塑形鏡研究團隊(Shanghai Orthokeratology Study, SOS)(簡稱SOS小組),近年來致力於近視防控領域的臨床與機制研究,提倡近視不同人群中,在進行系統評估的基礎上進行多元化、個體化、綜合化的防控。去年11月,SOS小組於CLAE雜誌發表了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對於快速進展期的近視患者,聯合角膜塑形鏡及低濃度阿托品治療可以顯著減緩單純使用角膜塑形鏡控制近視效果不佳者的近視發展速度,發揮了1+1>2的治療效果。該報道在國內外近視防控領域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是近視防控領域中的“雞尾酒療法”。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