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法理還是為利益?中國紅牛商事糾紛案背後的那些淵源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正式受理中國紅牛的國際商事糾紛案件,僅公開的就涉及中國紅牛的公司盈餘分配糾紛案、股東資格確認糾紛案,以及兩起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等四樁案件。

為法理還是為利益?中國紅牛商事糾紛案背後的那些淵源

紅牛,這個一度佔據中國功能飲料市場80%的份額,品牌價值超過500億,每年賣出約43億罐,最高年銷售額超230億元的飲料大拿,最終也因各方資本而對簿公堂。其實中國紅牛現在所面臨的處境,在近些年並不鮮見。比如,王老吉和加多寶,蘇州稻香村和北京稻香村,暫且不去論斷是歷史下的制度問題還是內部糾紛問題。首先,這些糾紛最無法迴避的就是利益分配問題,中國紅牛也不例外。

紅牛飲料的發展史就充滿了戲劇性。

紅牛飲料的發明人是許書標,許書標1922年生於海南文昌寶芳鄉坑尾園村。2歲由親人帶赴泰國和父親團聚。許書標沒讀幾年書,很早就出來社會摸爬滾打了,主要做推銷員,一家一戶推銷藥品。1966年,他發明了泰國紅牛。

到了80年代,奧地利人馬特舒茲在機緣巧合下看中了這款飲料,和許書標成立公司,改成歐洲人習慣的含氣飲料,並將其帶到歐美。

1993年,許書標返鄉創業,在海南建立了生產紅牛的工廠,希望將紅牛飲料引入中國。因為國內沒有咖啡因飲料這個品類,所以銷售之路受阻。1995年,許書標在困境中,通過泰國政治高層認識了在泰國賺到第一桶金的嚴彬。許書標開始尋求與嚴彬的華彬合作。經過商談,泰國天絲方面提供商標和原材料獲得利潤,華彬主導生產和經營,對中國市場結果自負盈虧。

1995年4月,華彬邀請國有企業背景的中食工業和深圳中浩共同在深圳設立合資企業,即中國紅牛前身("深圳紅牛")。1995年11月,嚴彬代表合資公司與天絲、中食和深中浩簽署《協議書》("《50年協議書》"),有效期為五十年。1995年12月25日,以《50年協議書》文件為依據,申請成立合資公司,中國紅牛正式成立。

至此,紅牛市場三分天下的格局形成。三個紅牛中:馬特舒茲營銷範圍最大,除了東南亞和中國,其他國家都是他的勢力範圍。泰國紅牛雖然是紅牛最開始的發源地,但是在當地僅佔10%左右的市場份額。而中國紅牛,在經歷了近20年的平淡期後終於一朝成名。2010年紅牛銷售開始仰頭,突破55億元,並一路高歌猛進。

中國市場的擴大使得國內許多新的紅牛公司成立,在重組的過程中,泰國華彬直接持有中國紅牛24%的股權。全國銷售公司的組建,天絲沒有實際投資,華彬成為這些生產基地的實際投資人和控股人。公開信息表明,天絲和許氏家族對中國的幾個工廠和銷售公司的成立是知情和默認的,併為其提供香精、香料,並且派出泰方的技術人員。只是談判破裂後,在年銷售200億的中國市場規模面前,之前所有口頭默許和形成事實的事情現在都成了法律舉證和輿論戰的猛料。

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有句名言"沒有永遠的夥伴,僅有永遠的利益"。

中國紅牛2012年突破了100億元,2014年突破200億,2015年達到最高銷售額230.7億元,品牌價值已經超過500億元。華彬花巨資在紅牛的渠道建設和宣傳上,自己的孩子養大了,別人卻要來分一杯羹,甚至說孩子是他的,這放在誰身上都是不能接受的。

在如此鉅額利益面前,華彬和天絲的關係正在逐漸發生改變。

據瞭解,在紅牛中國火起來之後,便有境外生產的無中文標識的紅牛飲料通過各種非法途徑流入中國境內。2001到2005年間,從東南亞走私到國內的無中文標識紅牛對中國紅牛造成了近8億人民幣的損失和國家巨大的稅收損失。

2018年9月,廣東省海防打私辦官網掛出一條消息,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公安局就查獲一起大案值的走私案,涉嫌走私紅牛飲料4.3萬餘罐。

為法理還是為利益?中國紅牛商事糾紛案背後的那些淵源

華彬方面認為,天絲集團對此是知情的,其理應與華彬方面配合,對走私進行圍剿。但是,天絲方面為其東南亞紅牛工廠利益考慮,"故意採取放任態度"。這應該是雙方關係出現裂痕的重要轉折事件。

其實在2014年開始,天絲就向紅牛中國開始發難。2014年9月,天絲方面向紅牛中國湖北、江蘇、廣東三家工廠發出律師函,指控三家工廠使用紅牛商標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要求其停止生產、銷售紅牛產品並停止使用商標,還終止了對三家紅牛工廠香精香料的供應。天絲集團還聲稱紅牛中國的營業期限應於2015年12月25日屆滿。

這幾年內,相關事件層出不窮,最近的在2018年10月31日。泰國天絲髮布聲明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裁定,認定中國紅牛維他命的經營期限為20年。但緊接著在11月1日,中國紅牛就發佈了聲明反擊,稱貿易仲裁委員會"已駁回泰國紅牛、英特生物全部仲裁請求"。

"自2005年第一家工廠成立至今,三家工廠均是受紅牛中國委託生產紅牛飲料,天絲集團自始知情,並一直提供技術支持和原料供應,何來侵權一說?"中國紅牛的員工說,對於天絲的行徑,除了想要霸佔中國市場、獨佔利益,真是想不到其他的原因。

早在成立之初,中國紅牛對商標採取了很多保護工作,大概涉及到100多項,12類涉及飲料、食品、生活用品和化工產品等多個類別,加強對紅牛商標的保護,避免他人惡意註冊和假冒,從而鞏固了紅牛的商標品牌保護。而且在中國推廣紅牛時,華彬採用的是中文商標,還花費了30多萬買下了與紅牛商標圖案非常近似的"鬥牛"商標。華彬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可以說是走在了很多企業的前面。但是這些努力卻依舊阻擋不住利益燻心的天絲。

中國紅牛與泰國紅牛的主要的分歧有三點。一是雙方的股權問題;二是股息和分紅;三是未來合作。其中對於華彬來講,比較棘手的就是合作年限和商標問題。

矛盾點主要在於,50年合作協議能否確保華彬有權在中國生產、銷售紅牛飲料。實際上,許書標事業的繼承人決心要重新建立生意的規則,或者另立門戶,趁早劫掠中國紅牛的市場紅利。許氏家族律師堅稱,合資公司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家獲得許氏家族許可生產紅牛飲料的企業,嚴彬在此之外擅自設立的隸屬於華彬集團的3家紅牛工廠和數家銷售公司,自始至終都沒有獲得過許氏家族的授權,其生產和經營紅牛產品也沒有法律依據。許氏家族律師團隊堅稱,天絲醫藥從未簽署過任何關於授權設立公司的"商標許可協議"。

公司成立已有幾十年之久,現在跳出來說這些問題,無非就是眼紅中國紅牛市場。可以肯定的是天絲肯定不會放棄這塊大蛋糕。未來,中國紅牛還有很長的一段荊棘路要走。

天絲之所以能夠如此與華彬叫板,來源於他招募了新的合作伙伴,要組建新的經營模式。據瞭解,新合作伙伴或是中國紅牛離職前高管帶領的團隊;新經營模式是天絲將在中國另立門戶的公司落地公司廣州曜能量公司。據瞭解,後者公司的法人實際上是天絲的國際商務顧問。

在許氏家族和華彬就20年經營許可談判的前夕,泰國許氏家族就已經完全控股了廣州曜能量,然後對其做了一系列變更,包括把曜能量更名為紅牛安奈吉。而現在的安奈吉出品方廣州曜能量,實際上就是泰國許氏家族100%控股的殼公司。天絲想做什麼,真是應了中國一句老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因此,將華彬和嚴彬踢出局不是目的,而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這或許是一場國際資本介入、國內力量助推的中國紅牛市場紅利收割戰。

2018年,儘管315曝了光,也擋不住山寨紅牛爆發式增長,近期市場上越來越多的類似"美國紅牛"、"英國紅牛"、"泰牛"、"西班牙紅牛"等產品已經有40餘個。市場從縣級、鄉村向城市開始蔓延。連東鵬、樂虎、黑卡、體質能量等這些正規軍,都有被邊緣的趨勢。

最讓人不齒的是,仿冒紅牛的廠商使勁各種招數,各種英文版的授權、證書等等,講述各種故事,以此吸引或者欺騙渠道商。其中"廣州紅牛"更是進行大量報復性投訴,發佈國家部門的謠言要"清查北京紅牛",並推銷自家產品才是正宗貨,各種吃相極其難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