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佈GPS增強版,豐田本田日產迅速跟進

日本發佈GPS增強版,豐田本田日產迅速跟進

11月1日,承擔日本版全球定位系統(GPS)任務的“引路”人造衛星正式啟用,日本將可提供精度達6釐米的定位服務。

助力無人駕駛 日本年增200億美元收益

“引路號是停留在地球特定地區上空的‘準天頂軌道衛星’,軌道呈不對稱的8字形,正好覆蓋日本至澳大利亞空域。”一位業內學者表示,目前日本已成功發射4顆衛星,保證24小時中始終至少有1顆衛星在日本或鄰國上空,“可全天候為日本提供導航服務,補充美國GPS系統不足,極大提高定位精度。”


日本發佈GPS增強版,豐田本田日產迅速跟進

“引路”衛星系統運行軌跡

專業點講,這個日本版GPS就是個星基增強系統(Satellite-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簡稱SBAS),通過準天頂軌道衛星搭載的衛星導航增強信號轉發器,結合地面設置的差分站對導航衛星進行監測,最終實現對於原有衛星導航系統定位精度的進一步改進。

截至目前,日本已為“引路”人造衛星系統投入約2,800億日元(約175億元人民幣),但這背後的經濟利益卻更無可限量。據日本內閣辦公室透露,到2020年,“引路”人造衛星系統帶來的行業市場空間高達每年約2萬億日元(約合180億美金)。

基於釐米級的定位服務對日本國內的智能農業、智能物流、無人機,特別是自動駕駛產業都將帶來巨大賦能。

受益這一基礎設施升級,日本豐田、本田、日產等公司全自動駕駛汽車研發都獲得巨大助力。日本政府還計劃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將全自動駕駛汽車投入選手村與比賽場地通勤。“高精準定位服務為日本社會普及全自動駕駛汽車提供了最根本保障,也為日本車企重新崛起提供了助力。”一位汽車行業專家表示。

除此之外,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同樣獲得提速。日立製作所從11月開始,開始接受利用日本版GPS無人駕駛農用耕種機的訂購;日本無人機系統開發公司Sensyn-robotics與日本最大的移動通訊公司NTT-DOCOMO,在山區開始使用基於該系統的無人機實施遇難者搜尋實驗。

“星地一體” 賦能全球AIoT產業

日本在“引路”人造衛星系統上的發力進一步說明,各國都已意識到,精準時空服務對於物聯網時代各項產業的意義。我國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建設在不斷拓展覆蓋範圍的同時,也將提供高精準定位服務作為著力點。

在中國,建設星基增強系統是提高定位精度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但是,與日本GPS不同,中國的星基增強系統,大部分是依靠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向全球播發差分數據,也就是說搭載衛星導航增強信號轉發器的人造衛星,在地球某個區域上空靜止不動,其運行與地球自傳保持一致。目前中海達、合眾思壯、千尋位置等企業都建設運營著這樣的系統。

但值得一提的是,千尋位置還建設運營著全球最大的地基增強系統,併成為全國首個把星基和地基技術相結合,面向全球推出星地一體高精度定位服務的企業。

日本發佈GPS增強版,豐田本田日產迅速跟進

千尋位置星基增強系統2018年實現單星覆蓋亞太地區


日本發佈GPS增強版,豐田本田日產迅速跟進

千尋位置建設運營的北斗地基增強站點分佈示意

千尋位置的星基增強服務,是其地基增強服務的有效補充,幫助用戶在地基增強網信號無法覆蓋的區域,如海洋、沙漠、山區等地,獲得7×24小時高可用的動態釐米級定位服務。

“星地一體高精度定位服務具有覆蓋範圍更廣、成本更低的特點,可以被更低功耗、更小體積的物聯終端使,更好的滿足智能物聯網時代對於無縫、連續、安全可靠的精準定位和複雜時間協同的需求。”業內人士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