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爺爺告訴你《啥是佩奇》,看完哭了又笑了

昨晚又被佩奇刷屏了

朋友圈、微博首頁全是它的身影

硬核爺爺告訴你《啥是佩奇》,看完哭了又笑了

連王思聰忍不住都轉發

硬核爺爺告訴你《啥是佩奇》,看完哭了又笑了

這個短片可以說是2019年第一部爆款廣告了

短短8分鐘的片子,都是圍繞著標題“啥是佩奇”展開的。大山裡的留守老人李玉寶,為了給城裡的孫子準備他想要的新年禮物佩奇,展開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尋找佩奇”之旅。

為了找到佩奇,爺爺先是展開了一波常規操作:

字典裡查查?佩戴?配種?emmmm,沒有佩奇

硬核爺爺告訴你《啥是佩奇》,看完哭了又笑了

小賣部找找?佩琪洗潔精,還有護髮素,都不是孫子想要的。

硬核爺爺告訴你《啥是佩奇》,看完哭了又笑了

廣播詢問,請教下棋的老夥計,如此兜兜轉轉,還是去過北京的老三媳婦給出了答案:

“小豬!紅的!長得跟吹風機似的!”

既然是城裡的高端玩意,買不到也要做一個出來。

於是硬核爺爺一聲吼,錘子電焊齊上手,緊鑼密鼓開始製造“佩奇”。

硬核爺爺告訴你《啥是佩奇》,看完哭了又笑了

當然在影片的最後,在孫子期待的眼神中,爺爺從布袋裡掏出了給孫子的禮物,這一刻在畫面燈光剪輯的烘托下,所有人包括屏幕前的我們都緊盯畫面,屏住呼吸:

硬核爺爺告訴你《啥是佩奇》,看完哭了又笑了

沒錯!是佩奇本豬了!!!

當硬核爺爺碰上社會小豬,有人評價這是中國現實主義與英倫波普小豬的一次有力的碰撞,也是中國傳統樸素情感和當下社會流行的溫馨碰撞!這是你高手,絕對是高手!

沒錯,短片《啥是佩奇》導演和剪輯都是新片場社區的創作人,新片場處處流傳著兩人的傳說。

導演張大鵬,也是2019年春節院線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的導演,前一段時間讓人津津樂道的華為土撥鼠廣告也是出自他之手,無論是劇情創意還是基礎視聽語言,都忍不住令人驚歎:妙呀妙呀!

硬核爺爺告訴你《啥是佩奇》,看完哭了又笑了

剪輯師董北,作為一名有著年10年

剪輯從業經驗的資深剪輯師,剪輯過綜藝、專題片、企宣、電視劇、TVC、院線電影等各種類型的項目。剪輯廣告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內廣告節獎項,其中《爸爸的黑暗料理》曾榮獲長城廣告節金獎,《老張的團圓年》榮獲中國廣告金獅獎。

硬核爺爺告訴你《啥是佩奇》,看完哭了又笑了

他與導演有多年相識,合作默契。該片的剪輯和配樂,是他在充分理解了導演的想法之後,利用自己多年累積的剪輯技巧與理念,化有形為無形,真正的將剪輯融合在劇情中,這也是剪輯的一種“極致”。

片中伏筆彩蛋眾多,開頭掉落的天線與片尾撿起相呼應,帶著豬鼻子女主播,都是精心設計剪輯在片中的。

另一個不得不說的就是片中的配樂,開頭的嗩吶一響就帶人來到了西北荒漠,背景音中“鼓點”的使用,靈感來自於《權力的遊戲》,在鼓點的變化中改變片子的節奏,或緊張,或詼諧,或悲慼。這些鏡頭的長短和節奏的把控,也值得所有的剪輯師研究學習。

如此腦洞大開的劇情,剪輯卻剋制深情,兩種反差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巧合的是,《啥是佩奇》的剪輯師董北老師在新片場剛開了一門剪輯課:

如果你也對剪輯感興趣,如果你也正處於剪輯的迷茫期,那你一定不能錯過。主講人董北將從以上剪輯新人常見的4個問題著手,講述從業10年的思考與經驗

,幫助你少走彎路,高效出片。

硬核爺爺告訴你《啥是佩奇》,看完哭了又笑了

課程共4堂

第一節:做操機員還是創作者?

梳理剪輯工作者在公司項目、行業裡的定位,找準發展方向。

第二節:剪輯的樂感培養

教你學會用音樂營造聽覺盛宴,培養樂感 告別“佛系”配樂。

第三節:剪輯流程

幫助剪輯工作者規範剪輯流程,與項目各崗位高效配合。

第四節:剪輯結構

幫助剪輯工作者搭建剪輯結構,不靠靈感也能持續產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