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將軍、開國少將謝振華的“無情”與“激情”

“他85歲的時候回來過一次山西,那次在山西呆了半個多月,去了很多地方。當時他還說90歲要再回來一次,可是90歲的時候,他的身體已經不允許他再出遠門了。”提起剛剛過世的父親謝振華,女兒謝海英還記著父親和山西的這個約定。

謝振華將軍是原中顧委委員、昆明軍區政治委員,上個世紀60、70年代,曾擔任中國共產黨山西省委第一書記近10年時間。2011年8月3日,謝振華在北京去世,享年95歲。

“無情”與“激情” 親人眼中的謝振華

“他從來沒有和我們子女提過‘文革’中那些人和事,攻擊過他的汙衊過他的那些人,他只說一句,‘這裡面沒有私人恩怨’。”謝海英眼中的父親是個沉默且“無情”的人。只要兒女在家,就必須按照他制定的作息時間表生活,早上6點半起床,晚上10點睡覺,7點鐘必須看新聞。

“他很嚴厲,甚至我們兒女都會覺得有點他刻板……”剛剛從北京參加完父親告別儀式的謝海英回憶起父親謝振華,想了很久還是吐露出她的真實感受。謝海英小學時隨著父親來到山西,在太原讀完了小學、初中並參了軍。“但他沒有給我打任何招呼,我當衛生員,是一步步從端飯、吸痰開始的,從來沒有享受過什麼特殊優待。”謝海英唯一能記起來的“特殊”,就是41年的軍旅生涯,她的休假從來就沒有完整過,比如15天的假到第10天,父親就催著讓回部隊,“每一次都這樣,後來都習慣了。”

謝海英說家裡一直教育她和兄弟姐妹們不能因為有父母罩著,搞特殊,也不讓他們有“搞特殊”的機會。“比如過年,如果父親得知有國家領導人要去家裡看望慰問,他就給我們幾個孩子下‘命令’不許回家,在那個時間段出去。這在別人眼裡是正常的事情,但他總怕子女在旁邊會給領導提要求,所以就乾脆不讓見。”

謝振華的“無情”還反映在工作中,曾經擔任謝振華的司機回憶說:“我給謝司令開了三年車,毫不誇張,謝司令連我手都沒握過。”但謝老將軍也有激情湧動的時候,前些年,他去北京看望謝老將軍時,老將軍把他的手握住,竟握了半個多小時。老將軍問起他山西的情況,身為洪洞人的他講起了山西的故事,老將軍越聽越起勁,緊握的雙手直至聽他把山西的故事一一講完才鬆開。

2011年8月9日,謝振華將軍的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謝海英說:“我們家裡人沒有想到,很多我們並不認識的山西老人,都不約而同來了,來送他最後一程。”

A 【傳奇將軍】百戰征程他最全

“他是中國共產黨部隊裡的名將,他的去世,也結束了那個革命英雄主義的時代。以後再有名將,是另一個時代的事情了……”提起謝振華,多年來研究黨史、

軍史的專家,北京聯合大學教授郎德森略有遺憾地說。縱觀這位傳奇將軍的一生,赫然是一部紅色中國的成立發展史。從他1930年4月參加游擊隊,當上小暴動隊員開始算起,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上同時參加過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越南疆保衛戰且最後去世的一位高級將領。

謝振華於1916年8月出生在江西省崇義縣五區梅隔村一戶農民家庭。年少失學,在擔任當地農民暴動隊隊長父親謝世騤的影響下,他加入了當地的紅色游擊隊,1932年2月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他13歲參加紅軍,18歲就當上紅軍的團政委,32歲時任縱隊司令和軍長。紅軍時期,他隨紅軍主力參加了長征中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四渡赤水、搶奪婁山關、兩佔遵義城、搶渡金沙江和大渡河等百餘次戰役戰鬥。曾在謝振華將軍屬下部隊中擔任秘書的張邦邦清晰記得,2006年10月22日,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大會上,謝振華將軍代表老紅軍、老同志發言。他用略微沙啞的嗓音講道:“此時此刻,我更加懷念領導和參加了長征的已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光榮犧牲的烈士們。”而那一年,當年長征時的戰友已大部分逝去。

謝振華既擔任過八路軍的軍官,也當過新四軍的團長。歷任八路軍總部特務團政委、總政治部敵工部副部長、第五縱隊組織部長兼敵工部部長、新四軍3師24團團長兼政委。

解放戰爭時期,他任淮海軍分區政委兼華中十旅政委,後任華野第12縱隊副政委、司令員,率部參加了淮海大決戰。1949年,他任30軍軍長,率部強渡長江,首戰上海浦東。建國後沒多久,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一軍軍長,開赴朝鮮戰場。中越南疆保衛戰時,謝振華任職昆明軍區政治委員和軍區黨委書記,指揮了他生平最後一次戰役。

 B【四進山西】見證新中國歷史

謝振華將軍戎馬一生,與山西有著不解之緣。他先後四次進入山西,每次入晉,目的不同。

謝振華第一次進山西還是紅軍時代,當時是為了“反蔣”。經過長征,紅軍到達了陝北,1936年初春。謝振華當時擔任紅一方面軍保衛局執行科長,隨著東征的紅軍進入山西。

二進山西時,整個中國正在經歷著全面抗戰,“反蔣”變成了“聯蔣”,紅軍變成了“八路軍”。1937年8月下旬,謝振華從延安出發,9月5日到達太原,跟隨周恩來一同住進了八路軍駐太原辦事處。忻口會戰後,太原失守。謝振華來到晉西一帶,組織擴軍工作。1937年底,謝振華奉命帶領擴招的這千餘新兵從靈石上火車南下,到達洪洞縣馬牧村八路軍總部駐地。這些新兵與總部警衛營合併,編為八路軍總部特務團,由總部作戰科科長王鶴壽兼任團長,謝振華任政委。1938年2月,謝振華奉命與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一起離開山西,進駐陝北洛川,開始了新的抗日征程。

三進山西時,已經是新中國成立後。1958年7月,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一軍軍長的謝振華,被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任命為第二批撤軍代表團團長,率第二十一軍和第五十四軍離開朝鮮回國。二十一軍回國後駐防地點在山西省,軍部駐省會太原市,所轄3個師分別駐同蒲鐵路沿線的忻州、臨汾和榆次。這是謝振華第三次奉命進入山西。

二十一軍駐防山西后不久,正值“大躍進”時期,謝振華率領指戰員開鐵礦、挖煤礦、修水庫,無償幫助山西地方建設。據時任二十一軍一八三團參謀長的薛克揚回憶說:“當時勞動量非常大,一個兵頂三個老百姓幹活,他們都拿出在朝鮮挖坑道時的幹勁來報答祖國人民對子弟兵的厚愛。大家苦幹大幹加巧幹。當時挖礦時電力不足,照明採光比較差,戰士們就動腦筋想辦法,把玻璃鏡子放在洞外,將太陽光折射進洞,增加採光度。”

謝振華到連隊檢查時,發現這個辦法好,可謂無本萬利,就向整個軍裡推廣。這樣既節約了能源,又提高了勞動效率。

謝振華四進山西,雖然和戰爭沒有了關係,但這一次,謝振華面臨的,仍是險象環生的局面。

C【左右為難】動亂年代的書記

“文革”開始後,山西成為繼上海之後全國第二個被造反派奪權的省。1967年1月12日,山西的造反派組織成立“山西省革命造反總指揮部”,奪取了中共山西省委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的黨政權力,山西陷入亂局。

此後不久,造反派內部出現分歧,逐步分割成兩大派別“總站派”和“兵團派”,互相以正統造反派自居,攻擊對方。作為山西駐軍的負責人,謝振華成了“救火隊員”。混亂一直持續到1969年,中共九大召開。毛澤東評價山西局勢,要求解決山西問題。隨後中共中央發佈瞭解決山西問題的《七二三佈告》,要求立即停止武鬥,繳納武器。謝振華擔任中共山西省委核心小組組長,隨後被選為山西省委第一書記兼革委會主任、山西省軍區司令員。正式開始主持山西黨、政、軍全面工作。

隨後,他率部制止大規模武鬥,恢復工農業生產,在他的帶領下,山西局面恢復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