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有爱心的不一定养狗,养狗的一定有爱心”,你怎么看?

“养狗的一定有爱心”这句话是不是中肯,我们暂且不下定论,先来看看两个事例。

1、今年6月,在南京做生意的童先生因儿子被对面一店铺的泰迪狗咬伤,童先生一怒之下将狗摔死,引发与狗主的纠纷。后经调解,双方达成一致互相谅解。本应此事就此完美解决,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此事被媒体曝光后,童先生遭到了“爱狗人士”的“网络暴力”,恐吓电话、短信不断,不堪其扰的童先生无奈将自家店铺转让,以图清净、远离是非。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爱狗人士”的网络暴力之“魔手”同样也伸向了此事件的另一方——泰迪狗主,千方百计表达着如此轻易就与童先生达成谅解的不满。最终深受其扰、不堪重负的童先生妻子割腕自杀,以人命抵“狗命”,幸得抢救及时,未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这才使得这场较量(或者说闹剧)以“血”的方式收场!

有人说“有爱心的不一定养狗,养狗的一定有爱心”,你怎么看?

养狗的一定有爱心吗?

2、今年9月7日晚,浙江杭州怀孕32+周的杨女士和丈夫散完步回家,一条未栓牵引绳的法斗扑向她,丈夫为保护她,将狗踢开,随后夫妻二人与狗主人网红“Saya”及其母亲发生争执,期间孕妇被辱骂甚至殴打致先兆流产,人已经入院治疗。此事在网上一经曝光,许多所谓的有“爱心”人士的言语简直不堪入目。

有人说“有爱心的不一定养狗,养狗的一定有爱心”,你怎么看?

这“爱心”是多么刺目

以上两则事例,一个是所谓的网络“爱心”人士为被摔死的小狗“讨公道”发起网络暴力致人自杀;另一个是所谓的养狗的爱心人士因自己的爱犬被踢,为其“讨公道”致人先兆流产。单单从这里来看,若说养狗的一定有爱心,那他们的爱心只是对待自己的狗!记得小时候,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狗,但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管谁家的狗咬伤了人,狗主除了赔偿医药费之外,还要负责将狗处理掉,否则,村里人就代为处理。这件条规则,反映出一个朴素的情感事实:人和狗相比,人更重要。从上面说的两个事件来看,很多人披着“爱”的外衣(或者说以爱之名)却行着暴力之实,难道不是对“爱”的讽刺吗?

你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